7月15日下午,“聚力金融赋能 服务专精特新”2022年先行示范区金融大讲堂第3期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吸引了超40万人次在线收看。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协办。

本期先行示范区金融大讲堂旨在围绕金融助力“专精特新”生态,分析宏观环境、宣导政策体系、介绍实践案例,以期进一步提升深圳在金融服务“专精特新”领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专业人才关注深圳、了解深圳、落地深圳。

政策直达 

打通惠企“最后一公里”

目前,深圳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总量居全国第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870家,总量居全省第一。

在政策宣导环节活动现场,阮汝祥教授、王琼露同志、张俊副处长分别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解析》、《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高企政策认定》为主题发表演讲,这为深圳创新型企业把握趋势、落地执行提供了良好的指针。

针对中小企业如何站上“专精特新”风口,阮汝祥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聚焦制造业的弱项,抓住《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二是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补齐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三是加大创新力度,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制造出两者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四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

王琼露从政策制定背景、优质中小企业基本概念、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指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等四个方面深度解读《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并详细解释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要特征和申报注意事项。

张俊副处长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收益、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监督管理、高企培育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相关各项政策,并表示,深圳市科创委正依托南方创投网,加快建设“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信息平台”带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

思维碰撞 

剖析金融赋能“专精特新”

主题演讲环节,高新投集团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胡伟科、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高级客户经理洪靖、深圳市融资担保业协会秘书长和静、中云信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邑刍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金融手段如何赋能“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的金融需求。

胡伟科指出,高新投作为深圳市首批“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联盟专家团成员以及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积极响应号召,全方位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高新投已累计为49家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超过10亿元投资。

而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主要围绕金融机构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发展的经验和案例,“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

本次活动既是高新投联动“先行示范区金融大讲堂”活动品牌、赋能“专精特新”企业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高新投学堂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协调集团创新研究工作,汇聚集团创新资源要素,支撑、推动和引领战略目标实现的一次生动实践。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