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保民生,就业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近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开展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认定工作中,光明区光明街道白花社区以“双百双零”的优异成绩获得认定,成为此次深圳唯一获得认定的国家级社区。
什么样的社区可以代表充分就业?“双百双零”指的是什么?社区的充分就业需要破解哪些难题?具有哪些示范意义呢?深圳卫视《晚间报道》特邀光明区白花社区党委书记谢文杰、深圳市光明区人力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禹明分析解读。
提升辖区群体就业创业能力
白花社区实现“双百双零”
家住白花社区的彭女士,正在为其工作的学校食堂选购蔬菜。一年前还在家中待业的她,如今已经成为一名正式的厨师,而这都要归功于街道长期组织的免费培训。

据了解,白花社区现有居住人口3.5万人,户籍人数2023人。近年来,为提升辖区群体就业创业能力,社区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口,配合街道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多次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为辖区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奠定基础。
目前,白花社区已实现“双百双零”,即100%失业人员再就业、100%户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零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社区依托一站式就业服务站
推出“六个一”服务措施
在推进“双百双零”的工作中,社区主要采取哪些助力居民就业的措施?
光明区白花社区党委书记谢文杰介绍,社区依托一站式就业服务站培训平台,以“每月跟踪、定期慰问、就业培训、精准指导”服务模式,通过“发放一份清单、提供一本手册、给予一次咨询、开展一次指导、制订一份计划、建立一个渠道”的“六个一”服务措施,定期走访社区企业、群众,充分了解他们的用工需求和求职意向。
谢文杰介绍,社区每年会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口,开展各式各样的专业技能培训,释放政策红利。建立社区与企业平台,给企业和群众搭桥,解决供需矛盾。成立“就业服务团”,比如,对接企业帮助80多名脱贫人员稳定就业、20多名田林籍务工人员到社区就业。
截至目前
深圳共有4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据了解,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从2010年开始推出,由国家人社部认定,有着严格的评判标准。本着优中选优的宗旨,各省原则上每个地级以上市各推荐1个社区。
推荐条件包含:
● 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的就业率均不低于95%,无失业半年以上人员;
● 零就业家庭认定后1个月内至少帮助1人实现就业;
● 服务工作无群众有效投诉;
● 工作方法具有较强典型性、示范性在“保居民就业”任务和就业扶贫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等条件。
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认定并非每年都有,此前共推出四批。其中,深圳福田区南园街道南华社区在2010年,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在2012年,龙华区龙华街道景龙社区在2014年,分别获得国家级的认定。2021年是第五批,全国共有387个社区获得认定,广东地区有16个社区上榜。截至目前,深圳共有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6个,白花社区是全市第4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除了让居民掌握一技之长,白花社区工作站还协调辖区规模百人以上企业,在社区开展多次“党群便民服务周末大集市”,现场现招现面现录取,共吸引54家企业,提供1523个就业岗位。
推进充分就业:党建引领是根本
畅通机制是保障 多措并举是基础

1第一,党建引领是根本。通过搭载“党群便民服务周末大集市”平台,推出党员带头就业“红小二”。
2第二,畅通机制是保障。我们坚持区、街、社区上下联动,构建“1+1+1”工作机制,打造“15分钟供需对接服务圈”。
3第三,多措并举是基础。社区积极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服务站+企业”联系群,与辖区企业签订岗位储备协议,4000余条岗位信息纳入资源库,为辖区失业人员、高校生建立长效输送机制。
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让技能人才劳有厚得
禹明介绍,光明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全市较低水平,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除白花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外,光明区新兴纺织公司还获评省级示范性就业扶贫基地。
光明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脱贫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新实施“一对一”帮扶措施。2021年,举办各类招聘对接活动75场;帮助3692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累计为6235名脱贫人员提供岗位推荐及政策宣讲等服务;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开展岗前、适岗等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发放补贴1.14亿元。
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举办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竞赛近2000人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19个,形成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建设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实现各个街道全覆盖,打造“家政+培训+就业+调解”服务模式。光明区将用5年时间培养引进技能人才50万人次,引导辖区居民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之路,实现劳有厚得。
开展“春暖光明”百日行动
让劳动者愿意来、留得住
禹明介绍,光明区还推出“春暖光明”公共就业服务百日行动,在2022年春节前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聚焦整合各类资源,帮助企业招工引才。
一是摸清需求。通过广泛发放调查问卷、与重点企业座谈直接走访等形式,不断摸清、摸准企业招工的难点;
二是加强“外引”。在未来3个月时间内,将开展48场招聘活动,帮助辖区600家以上企业赴云南、湖南、贵州等地抢招劳动力。同时,还将根据科学城建设、大科学装置运维等需要,组织30多所学校、100多家企业开展交流活动。
三是做好“内留”。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之所以长期招工难,是因为员工流失率长期处于高位,做不好“留工”,将举办“送法进园区”“送政策进企业”“仲裁巡回庭、直通车”普法宣传、等活动16场,让劳动者愿意来、留得住。
主笔 / 李健
主编 / 吕毓斌 聂双双
记者 / 殷梦 李健 焦娇 王延林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