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下午,“青春昆曲 守正创新”雅集暨研讨会在坪山大剧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宣美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坪山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施夏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单雯领衔,昆剧院第四代青年名家周鑫、徐思佳、孙晶、赵于涛、杨阳、钱伟、李立特、陈辉东等共同为参加雅集的深圳戏曲爱好者淋漓尽致地演绎了昆曲艺术之美。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施夏明详细介绍了昆曲悠久的历史,以及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江苏省昆剧院其他演员也先后登台,为大家科普了昆曲生、旦、净、末、丑五大家门的动作、唱腔、妆容特色。单雯与施夏明更是在笛师陈辉东、鼓师李立特的伴奏下,演唱了《1699·桃花扇》选段。在活动现场,施夏明、单雯和戏迷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当观众发出“在快餐文化泛滥的今天,昆曲如何守正创新”的“大哉问”时,单雯表示:“古老的昆曲也需要引入高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当你打开精美的新盒子,却在里面发现了一个雅致的古典世界,那种心情是很惊喜的。”
随后,嘉宾们围绕如何在深圳推广、传承昆曲艺术进行了深入研讨。深圳技术大学艺术中心主任支馨卉深有感触地分享了之前在音乐鉴赏课上带学生欣赏昆曲的感受,认为“对于工科的学生,学习高雅的艺术非常重要,也非常期待昆曲能够走进大学。”团市委边郭晓晴对于昆曲与青年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年,引领青年,传统的昆曲需要在科普内容、社群运营与展演形式方面下一番功夫。”深圳零一学院执行院长相韶华认为艺术与科学结合可能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最好答案,近代工业化将科学与艺术过早切开,恰恰是造成我们现在缺乏“大师”的原因之一。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学术评审委员、中国市长协会顾问李津逵教授讲述到“如果工科男一旦喜欢艺术,那一定是融入生命的,坪山正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非常期待坪山未来能够有一张名片叫昆曲,这样坪山也就拥有了一张新的走上世界舞台的艺术名片。”深圳坪山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则表示,欢迎更多院团、文化机构与剧院合作,共同努力将大剧院打造成文化惠民平台,给坪山乃至深圳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高雅演出。

坪山区美协主席丁彦国则拿美术静态艺术与昆曲动态艺术对比,提出了两者之间的共性,并对两种传统艺术在现当代应坚持守正创新基础上共同发展的观点,从昆曲艺术鉴赏的角度进行昆曲艺术普及的思路。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王维斌对在坪山区举办昆曲雅集暨研讨会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坪山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人,高标准建设文化强区,坪山大剧院、坪山文化馆等已经成为深圳东部文化新地标。坪山大剧院也是现在深圳引进昆曲最多的剧院之一,仅今年就引进了《1699·桃花扇》、《世说新语》、青春版《牡丹亭》、《义侠记》等,说明昆曲艺术在坪山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王维斌还就以昆曲等剧种为龙头在深圳打造戏曲艺术高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联合举办此次昆曲雅集公益活动的“宣美文化”负责人表示,昆曲是中华古典戏曲艺术集大成者,代表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美学典范。昆曲传唱至今已600多年,被誉为“百戏之师”,是联合国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文化纽带与情感连接。据了解,“宣美文化”致力于在深圳推广昆曲艺术。继去年捐资设立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汪小丹京昆艺术专项基金后,该公司还将筹建深圳市首家专业昆曲剧团和昆曲传习所,致力于将昆曲打造成深圳新的文化名片。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 徐傲寒)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