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连续两日获央视《焦点访谈》关注。
继5日《焦点访谈》栏目深度聚焦深圳帮扶广西的粤桂协作模式后,6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主题为“学深悟透 真抓实干”的报道,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深圳。
在该篇报道的科技篇幅中,详细讲述了深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有关科技自立自强的相关部署,确保科技创新见到实效。
(点击播放视频)
科研“神器”开放共享
助力深圳基础研究开启新一轮“加速跑”
企业正在研发的产品,需要到实验室进行核磁兼容验证。因为深圳开放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这一天,研发人员预约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这种设备共享的方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科研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负担。

“通过预约平台价格是公示的,就是2000块钱一个机时,那么我们往往来一次两到三个小时,就是4000到6000块钱。实际上,如果我们自建这种实验室设备,就需要几千万投入,成本是远远高于这个的。” 迈瑞医疗监护系统技术总监丁明石表示。

科技创新需要科研仪器的支撑,《管理办法》不但为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成本,让创新企业无需购买使用频率不高的设备,而是可以像网购一样便捷获得使用权,让深圳多家初创企业频频受益。这也意味着,初创科技企业可以将资金更多用在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上面,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进一步提升深圳市高科技企业的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支撑平台处处长罗茜在节目中表示,未来会开放更多仪器设备,应用于深圳市的基础研究和产业的应用发展,能够让仪器和学科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
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深圳的一张闪亮名片,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进。
深圳的科创实力有多强,可以从下面的一系列数据中看得出。
2022年上半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4.48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120件,均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4.90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6倍。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钟海表示,一是强化硬投入,二是优化软环境。在国家科技布局下,探索央地协同,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的方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可持续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

根据工信部2022年中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上,深圳入围企业达到276家,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不断加快,“创新之城”地位也正在不断稳固。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 李子立
内容来源 / 焦点访谈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