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满载6.5万吨液化天然气的LNG船舶“尼罗河之鹰”轮靠泊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按照热值当量计算,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接卸量累计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超亿吨LNG港口。

1亿吨液化天然气(LNG),是一个什么体量?成为全国首个接卸量突破亿吨大关港口,意味着什么?高标准建设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深圳还需如何发力?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了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口岸事务高级主管林谭俊杰、深圳大亚湾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陈绩进行解读。

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成为全国首个接卸量突破亿吨大关港口

在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装卸码头,受台风天气影响而延期靠港的“尼罗河之鹰”号历时两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船舶靠泊,开始向大鹏湾LNG枢纽港传送液化天然气。

据介绍,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是国内LNG接收站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也是全国最大的LNG接卸港,自2006年第一座LNG接收站运营以来,不仅肩负着向珠三角供气的重任,同时也为香港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

此外,不久后,船上的LNG还将通过3条海底管线输送至香港千家万户。作为重要的天然气供应方,中国海油已为香港持续稳定供气26年,截至目前,累计供应天然气突破670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海上天然气近490亿立方米,进口LNG超180亿立方米,为香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

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依托大鹏天然气基础设施优势,高标准建设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将深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

1亿吨LNG约合天然气1350亿方

超广东近五年天然气消费总量

1亿吨液化天然气,这是怎样的体量?作为全国首个接卸量突破亿吨大关港口究竟意味着什么?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口岸事务高级主管林谭俊杰说,1亿吨LNG约等于气态天然气1350亿方,超过广东省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的天然气消费总量。1亿吨天然气燃烧,与等热值的煤炭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2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67万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亿吨。这样的功效,其实相当于植树7亿棵,在节能减排方面,作用非常突出、非常有效。

林谭俊杰表示,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是国内LNG接收站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也是全国最大的LNG接卸港。累计突破天然气一亿吨卸载量,是16年来日日夜夜、安全平稳输出高质量绿色能源的结晶,对全国各LNG接收站的资源供应安全、LNG上下游产业链运输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台风天气下多措并举护航每艘LNG船舶

此次“尼罗河之鹰”号靠港正值台风期,如何保证船舶安全?

对此,深圳大亚湾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陈绩介绍,在进一步加强应急值班值守的同时,多途径收集台风信息,根据气象条件精准实施船舶禁限航措施,指导码头科学制定船舶防台风计划。此外,加强现场巡查和交通组织,提前对LNG船舶进出港航道开展巡查,确保航道清爽,在每艘LNG船舶进出港期间都加强了护航力量,在船舶周围形成一个移动的安全区,确保船舶安全。

王陈绩表示,平时为了保障LNG船舶的畅通和安全,海事局为LNG船舶提供全天候立体式服务。第一,为LNG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办理和预约办理制度,设置专人专岗,优先办理船舶进出港手续,成功实现了全时段“即靠即作业”的接卸目标,提升通关效能;第二,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为LNG船舶提供全天候立体式服务,依托AIS、CCTV、雷达、无人机等信息化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机制,实现船舶在港期间全流程管控,从而提供及时有效的海事服务;

第三,实施海事、船舶、岸基“三方线上监管”模式。形成“共建共商共享”的管理格局。同时,联合引航四家LNG码头公司建立“4+2”船舶调度合作机制,大幅提升通航效能,实现船舶在港期间的“零等待”。另外,海事局还开通了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全天候管理技术支持。

深圳成为世界LNG海上加注中心建设先行者之一

从2016年起,大鹏新区就计划新增3座LNG接收站,与已建成投用的深圳大鹏LNG接收站,共同形成“一港四站”的LNG港口群。

2021年6月,深圳海上国际LNG(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建设项目在盐田签约,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户深圳。随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工作专班专项推进,经过比选,确定了以华安码头现有LNG泊位作为加注母港的工作方案,经LNG装船工艺和多轮安全审查,于2021年11月4日核发了LNG加注业务经营许可。至此,深圳港LNG加注码头取得了有效“身份证”。

那么,这张“身份证”意味着什么呢?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口岸事务高级主管林谭俊杰表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的必要条件是加注泊位作业资质的获得,LNG加注中心的建成不仅为其他LNG接收站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更将吸引国际航行LNG动力船舶停靠深圳,推动绿色航运发展,巩固大鹏湾LNG枢纽港地位,更可进一步衍生航运、金融和国际贸易等行业配套发展。

今年5月6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发布《深圳建设交通强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正式启动实施海港提振行动等10大行动。《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LNG接收规模达到1600万吨。重点包括加快打造国际LNG枢纽港等六项任务。同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提出适度超前推进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LNG接收站等领域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

林谭俊杰认为,《行动计划》和《若干措施》对大鹏湾LNG枢纽港无疑是重大利好措施,将助力LNG企业基础设施的优化更新,保障运营生产安全,对形成更高质量的工业投资结构是一种正向机制的体现。

夯实清洁能源安全基础

提高大鹏湾LNG枢纽港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林谭俊杰说,站在LNG接收站企业的角度,下一步需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继续夯实清洁能源安全基础,保障大鹏湾LNG枢纽港继续向粤港澳大湾区安全平稳地输送清洁天然气,服务好下游电厂、城市燃气等用户;

第二,充分发挥好大鹏湾LNG枢纽港“4+N”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大鹏LNG、迭福LNG、华安LNG以及在建的中石油迭福北LNG为主的四家LNG接收站沟通合作,配合海事、海关、边检、引航等口岸单位和机构,提升大鹏湾LNG枢纽港现有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巩固和维护好深港引航合作、保税LNG加注等阶段性成果,研究探索天然气贸易新模式,继续开发具有地区特色、成效显著的LNG贸易业务,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大鹏湾LNG枢纽港国际影响力。 

记者观察:

纵观全国,除上海外,深圳是同时拥有LNG接收站、灵活的贸易市场和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城市,优势明显。未来,深圳油气交易中心持续良性发展,增加市场交易规模,对珠三角及大湾区油气市场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指日可待!

主笔:杜一凡

记者:杜一凡、黄燎、刘美佳、聂双双

责编:周占武、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