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双城,山水相连,优势互补。近年来,在深港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深圳积极谋划更深层次的口岸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快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更高质量新发展格局,让深港口岸经济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动力澎湃的新引擎。
一份碟头饭、一杯冻奶茶。2002年,香港新发茶餐厅在深圳罗湖区凤凰路开了内地第一家店。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港人郑志伟全身心投入到茶餐厅的经营中。现今,说起父亲当年从香港来到罗湖的这个决定,郑志伟觉得老人家的眼光太准了。
历经20年,新发茶餐厅从一家店开到六家店。不断延续的正宗港味背后,是深圳为餐饮企业温情打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港人港企来深创业生活,是罗湖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口岸经济带建设行之有效的做法。近年来,罗湖区在规划、项目、政策三条线上并行推进,通过一个罗湖深港融合发展区总体方案、一个发展规划,引领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N个专项规划,全面启动口岸经济带先行区建设。以备受关注的罗湖口岸为例,升级改造后将“两地两检”的通关查验模式调整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与此同时,还将引入赣深高铁,并配合香港东铁线北延,加速构建“联通深港、辐射湾区”的交通网格体系。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罗湖区还在便利香港居民的政策等软联通方面双管齐下,持续推进深港合作不断深化。本月中旬,全国首家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在深圳挂牌成立,为入驻的香港团体及其会员企业提供多项服务,助力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
当前,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已被列入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大湾区建设重要工作内容,并纳入广东省、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如今,深港两地之间的一类口岸多达15个。深圳正全力规划打造深港口岸经济带,从“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方向同时推进;香港近期也提出新界北发展蓝图,立法会更通过“以口岸经济带动新界北发展”议案。社会各界认为,港深双城共同发展,机遇无限。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还没有人发言,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