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深汕门诊部举行运营三周年活动,同时,深汕门诊部手术室、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综合病房同步启动。

深圳市政府产耀东副秘书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罗乐宣,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延奎和北大深圳医院院长陈芸、党委书记王涛等出席活动。

据了解,门诊部目前已经配备了常规化验、心电图、彩超、CT等检查设备。2022年5月,深汕特别合作区首台核磁共振设备(MR)在门诊部投入使用,大力提升精准诊断能力。经过三年的发展,深汕门诊部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预防、检测、 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此次新投用的手术室按照万级洁净手术室标准建造,可为需要日间和择期手术的患者提供便利。

而DSA室的建成,将给心梗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治。综合病房是在此前留观病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将向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逐步开放,同时可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后续治疗。

打通深汕生命通道 

守护居民生命健康

深汕门诊部,依托120公里外的北大深圳医院,构建危急重症转诊、双向转诊机制和打造直升机立体救治体系。

去年 9 月,被初步诊断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张先生,随时有生命危险。但限于门诊部的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室尚未投入使用。因此,深汕门诊部紧急启动转诊机制,北大深圳医院本部胸痛中心专家团队进行远程会诊,同时及时转运患者到北大深圳医院进行救治。从入院到开通血管共用 33 分钟,术后患者转危为安。

据悉,深汕门诊部近一年门诊量已达到大约2万人次,比建设初期翻了三倍。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王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