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公园城市是什么样的?

或是满目绿色

或是海风吹拂

在周末与家人好友相聚公园

乘着晚风漫步于林荫小道

......

如今

“绿色”已经深嵌城区

公园逐渐融入深圳市民的生活

规划提出四大行动计划

打造山海城交融的生活家园

近日,《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形成草案,并首次全面披露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目标愿景,邀请广大市民公众共同谋划通山、达海、贯城、串趣的“公园深圳”精彩方案。

规划草案提出,深圳将实施山海连城、生态筑城、公园融城和人文趣城四大行动计划,重点建设12个自然郊野公园,打造12个公园群和一条贯穿东西的主干游憩步道,全面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未来的深圳,将是一片山海城交融的生活家园、人文与自然野趣相伴的户外乐园,以更加和谐的姿态融入城市和生活。

山海连城:

《规划》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大型绿地等系统连接和生态保育,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营造“山、海、城”交织共融的公园城市格局,让市民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

生态筑城:

《规划》提出,保护维育自然生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公园融城:

《规划》提出,创新构建由自然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三大类组成的全域公园体系,包括规划建设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其中自然公园和城市公园不少于300个;结合市政设施、学校、商业、办公等空间建设,打造“类公园”的复合型绿色空间,向市民分时段开放共享。

人文趣城

《规划》提出,活化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活化改造,植入文旅体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深圳现拥各类公园1238个

初步建成“千园之城”

“山海连城”作为《规划》中四大行动计划之一,未来的深圳,将以自然格局为基底,是蓝绿交融、山海城一体的绿色生态家园。

深圳公园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图片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据了解,深圳现拥有各类公园1238个,各类步道2843公里,初步建成“千园之城”。其中,深圳湾公园正是深圳目前打造“山海连城”中“活力滨水蓝带”的代表性节点之一。

推窗见绿,开门入园,徒步山海,尽享鸟语花香,这样的“田园”理想正在成为许多深圳人的生活写实,也是深圳作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竞争软实力。

在深圳湾公园,不少市民表示,深圳的公园绿化以及配套设施都很完善,空气好,景色美,心情也会很好。

而作为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中“生态游憩翠脊”的重要组成部分,梧桐山风景区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登山漫步,感受都市里的野趣。

“现在游客来到梧桐山,都会感觉每一年每一天都在变,变得更好更美。”梧桐山风景区山顶站片长梁国强说,“比如那些危险的边坡都在整治,像那些观赏性的花草都在辅育种植。”

一半山水一半城

 打造立体多维的全景城区

规划草案指出,面向未来,深圳将营造安全韧性、自然野趣的山海生境,建设公平共享、便捷可达的全域公园,打造缤纷多彩、立体多维的全景城区,趣享健康友好、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活。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所所长杨成韫表示,在安全韧性方面,通过公园、绿道等绿色空间,可以促进雨水下渗;通过在生态海堤这块的建设,可以提高我们防洪的标准;同时,这些海岸丰富的景观资源,可以供市民来享用。

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认为,深圳留出来“一半山水一半城”,实际上给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为两千多万市民提供了更美好的、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唐萍 杨诚 付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