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稳外贸,是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扩内需稳外需并举,塑造强大市场优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优化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内外贸优势相互转化、叠加强化。深圳通过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激发内需潜力,优化拓展国际市场。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充分激发省内需求潜力,推进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引导资金更多的投向制造业。汽车业是制造业的重头,汽车消费也是消费市场的大户,近期深圳出台促消费“30条”中涉及汽车补贴力度最大,加之恰逢车展开幕,让不少市民选择这个时机购车。
深圳促消费30条中,大到汽车家电,小到手机电子产品, 都被列入优惠补贴计划内,其中涉及汽车消费的举措就包括“以旧换新汽车购置奖励”、新增了2万个购车指标等多达10项之多。据相关部门预计,“促消费30条”有望拉动消费约450亿元。
促消费扩内需,也是深圳近年来重点发力的领域。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动,并启动实施(做版)“十大消费行动”。
作为外贸大市、外贸强市,深圳外贸不仅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全国外贸稳增长大局。开年以来,深圳通过稳外贸政策“组合拳”,积极参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圳港4月份进出口吞吐量为255.73万标箱,同比增长14.5%,环比增长18.0%。今年一季度,前海外贸及出口同比增长55.5%,达到440.8亿元。专家认为,深圳外贸之所以表现出强劲的韧性,其背后除了突出的地缘优势外,与开放程度高、产业配套完善关系密切。而为了帮助外贸企业克服遇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深圳海关还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八条措施,畅通供应链、稳住产业链。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