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圳又一所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正式进入建设阶段,特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再次成为坊间热门话题。

谈及近年来深圳高等教育那些事儿,不如从11年前教育部对深圳的一次“破例”说起。

01

教育部“破例”批准

南科大校名背后,隐藏着深圳的渴望

今年2月14日——这个日子很好记,深圳高等教育实现了一次“从0到1”的突破。

成立仅11年的南科大,成为深圳本土第一所“双一流”院校,也成为了“双一流”行列中最年轻的中国大学之一。

关于这所深圳年轻大学的名字,有一个掌故,挺值得回味的。

2010年12月,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俗称“批筹”,相当于一所大学的“准生证”。

但其实,“南方科技大学”这个名字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惯例。因为按照规定,我国新建大学一般都是以学校所在城市命名。

在南科大筹建之初,也确实曾用“深圳科技大学”之名。不过在筹建过程中,有位知名院士认为“深圳科技大学”太过地域化,不够大气,应当叫“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的南方需要这样一所高水平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而这一校名,最终也获得教育部批准。教育部“破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很多种猜测,但有一个分析,笔者觉得比较靠谱——是因为“地利”,即南科大生在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作为改革之城、创新之地,由深圳来建设这样一所大学,更容易获得国家的信任与支持。

“南方科技大学”这个校名的诞生记,一方面折射出深圳对在高等教育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国内很多方面对深圳的期许。

转眼间,10余年过去。南科大终于不负所望,以最年轻的姿态加入“双一流”之列,为深圳圆了一个梦。

而这也让深圳朝向“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02

建大学,建好大学

从特区成立以来就是深圳最深的渴望

深圳什么时候提出建设“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这个目标呢?

201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深圳市第一个针对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制定的文件。

意见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深圳将形成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有人提出疑虑,高等教育基础弱一直是外界给深圳贴的标签之一,建设“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不会只是“纸上谈兵”吧?

但其实了解特区发展历史的人知道,建大学,建好大学,从特区成立以来就是深圳最深的渴望之一。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是深圳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

当时,深圳市财政收入每年才1亿多元,拿出了5000万元来建深圳大学。当时深圳流传着一句话,“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

可见,深圳对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一直是心心念念。

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大学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有个数据很形象,近年来,深圳大学国际排名以每年约100位、国内排名以每年约10位的速度攀升。

再大的事情也是干出来的,再长的路也是走出来的。不争论,不纠缠。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个坑。等事情干出结果再回头看,所谓奇迹,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今年发布的深圳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将高标准筹建4所高校: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海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并再次明确力争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深圳为何对建大学、建好大学有如此强大的执念呢?

03

执念背后

有两个大事

根据市教育局4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深圳现有高等教育学校15所,在校学生17.97万人。

深圳15所高等教育学校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

●  深圳大学

●  南方科技大学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深圳开放大学(原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中山大学·深圳

●  哈工大(深圳)

●  深圳技术大学

●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

深圳“疯狂”建大学的执念来自哪里?

说起来也简单,一是办好市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让深圳人在家门口就有好大学念。

二是,跑出“深圳加速度”、实现“深圳高质量”,城市发展所需。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其著作《大变局与新动力》里提出,要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做到两个转型:一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二是实现就业结构或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使熟练技工、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的比重持续上升。

南科大《奇幻材料课》实验课堂

不难看出,要想实现上面的两个转型,深圳需要好大学,很多好大学,包括现代化、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院校。

“人才支撑”是深圳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重要一极,也是深圳创新发展链条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要想持续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就必须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

另外要说的是,一座高校,不单单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人才生态圈。一座座高校,一个个生态圈,水大鱼大,“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与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大学群形成的人才群,是分不开的。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的城市,要想形成“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良性循环,持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这份执念需要坚持下去。

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建大学,搞教育,也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等教育,其它阶段的教育,深圳也在发力。深圳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新建学位12.5万座以上;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公办学位67.3万座以上;

推进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发展,新建公办普高学位11万座以上。

主笔 / 郭保瑞

参考引用材料 / 《南科大创校记》,沈清华著,海天出版社;深圳特区报:《卖裤子也要建深圳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