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疫情防控举措有何特点?“动态清零”是否意味着全域静态管理?为何要高度重视社区防控?“五一”假期后如何进行校园防控?

在5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专家出席,逐一回应外界关切的热点问题。

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全方位综合防控

“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第四阶段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到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第四个阶段。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这个阶段除了要强调快速精准以外,更强调综合性。包括对传染源的管理、传播途径的快速阻断、保护易感人群,将这些措施有效组合和叠加,实行尽锐出击,采取最严格、最彻底、最坚决果断措施,来阻止疫情的社会面传播。

相比于前三个阶段,第四阶段包括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1.以变应变。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征,优化完善相应的防控措施,及时从应对德尔塔变异株这种疫情防控,到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上,落实人、物、环境同防等措施。

2.以快制快。切实落实“四早”,疫情发现早期的手段在升级,也就是我们如何确实做到早发现。

3.隔离收治能力再增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病例,可能会引发防控资源需求快速增加的情况,来切实做好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的准备,确保疫情发生后能快速扩容,满足需要。

4.分类收治机制再健全。按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及时准确分类分型和相关的收治工作。

5.疫情处置再提速再聚焦。第一时间统筹调配风险人群管控、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转运、隔离、收治等各方面力量,使防控链更加有效协同。

“动态清零”追求的目标之一

就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

什么情况下可以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如何更好做到科学精准?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是全域静态管理。恰恰相反,“动态清零”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

梁万年进一步介绍说,原则上在疫情早期,传播链条清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但当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传播链条不清晰、出现暴发流行和规模型反弹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疫情特点、所处阶段、防控能力、社会经济水平、人口特征这些因素,来决定是否采取静态管理,以及具体区域大小、范围、时间和管理的力度等措施。由此可见,落实“四早”、落实“四方责任”,就可以有效避免全域静态管理。

社区是围堵遏制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会上,有记者提问,我国为何要高度重视社区防控?社区应如何做好防控,尽快控制疫情传播?

梁万年介绍,社区(包括集体企事业单位)是前沿阵地,是围堵遏制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各项防控措施的最基本落实单元。可以说,社区防控做不好,疫情就不可能控制住。就如同水龙头关不住,下游就会源源不断地有水流出。

梁万年表示,我国的分区分级管理是按社区作为基本单位划分的,如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民战争。社区的治理体系、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水平、防控理念等是决定防控成效的关键要素。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异大,社区间条件和能力差别大,有些地方的社区防控往往是短板和弱项。两年多的防控实践表明,做好社区防控,可以有效地阻断疫情传播,尽快实现动态清零。

“五一”假期后对所有校园

进行更严格健康监测

会上,有记者提问,“五一”假期刚结束,大量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校园,学校疫情防控方面该如何进一步加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从教育系统目前反映的情况看,“五一”假期对校园疫情防控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如有师生在假期期间离开校园去旅行,可能会影响到校园疫情的防控。因此,首先要明确在这期间,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有家庭成员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如果有,需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措施,进行隔离、健康观察等,确保严格按照国家疫情防控关于旅行方面的要求才能返校。

王登峰说,即使没有离开校园,这期间校园环境可能也会有些变化。因此,所有学校在假期过后的一周内,要更加仔细全面地做好广大师生的健康监测,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 付佳琪

内容综合自 / 中国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