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深圳开启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补贴资金总额达1亿元,全市近500家线下门店同步铺开。这是继“乐购深圳”发放5亿元消费券、“以旧换新”购车补贴后,深圳又一重磅促消费措施。

疫情之下,电子家电产品消费情况如何?购置补贴力度如何?该如何持续拉动消费?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深圳市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付加元、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黄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圣慧进行解读。

深圳再发“节日礼包”    

客流预计增长20%左右

此次参与活动的商品除了5G手机、电脑、音响等热门消费电子产品外,还包括电视机、空调、冰箱、厨房家电等高价位家用电器。

此次活动直接对消费者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补贴金额最高可达2000元,大力度的优惠吸引了不少市民一大早就赶来门店,开启了“买买买”的“抢购”模式。

深圳市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区域经理付加元表示,因为疫情,前段时间整体零售下降了31%左右,尤其实体店的客流下降明显。现在推出15%的消费补贴,对家电数码产品来说,力度比较大,补贴后的价格比网上还便宜,性价比非常高。补贴活动预计会让客流增长20%左右;业绩也会有20%左右的增长。

此次活动,消费电子补贴资金总额7000万元,家用电器补贴资金总额3000万元,超3200款产品参与补贴活动。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客流,不少门店还推出了叠加促销活动,让市民能一次性享受多重优惠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黄君表示,这次参与补贴活动的产品类型非常丰富,不少市民也趁着好政策前来置换家具家电,同时,数码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大受欢迎。

本次活动从5月1日开始,将持续到8月底,先到先得,用完即止。申请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只需通过中国银联“云闪付”完成支付,并在现场填写申请表,在审核通过后即可拿到对应补贴。

针对此次购置补贴活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圣慧认为,“五一”是公众假期,消费者有更多时间去了解关注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等耐用型消费品。

此时,发放购置补贴有两大亮点:

第一,补贴产品具有针对性。

电视、电冰箱、空调等耐用型消费品,如果没有大规模促销活动,很多消费者都觉得可买可不买。而这次由政府提供优惠补贴政策,无疑是给这类型产品的零售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消费场所具有针对性。

疫情过后,很多消费者会到线下去购物,线下企业很多都是本土企业,是实实在在的纳税户。

深圳推出多种消费“大礼包” 

刺激市民消费热情

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稳增长、扶实体、促消费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全市、各区相继通过派发消费券、发放补贴等方式,拉动消费增长,激发市场活力。

深圳助企纾困“30条”中提出:将安排5亿元资金发放消费券,带动形成消费热点。“五一”小长假来临前,“乐购深圳”消费券第一轮投放工作已启动,仅8秒时间,总价值1500万元的消费券被一抢而空。

据了解,此次消费券将分四轮发放,从4月28号至7月10号,包括餐饮、景区门票、酒店民宿、健身行业等,额度从8元到300元不等。

疫情以来,深圳通过不同形式发放零售、住宿、餐饮、汽车等电子消费券,提振消费信心。福田区发放购车补贴共计5000万元;罗湖区推出“千万礼享,罗湖i您”系列促消费活动,向市民发放3000万消费券;宝安区出台的促销费工作方案,拿出一亿元补贴购买小汽车新车的消费者。

此外,“全民惠读季”期间,深圳发放超5万张无门槛文化消费券,促进图书消费。

今年该如何持续拉动消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圣慧认为,目前,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2%,但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有20~30%的增长空间。

对国家而言,重点是促进中西部、农村的消费,尽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对于深圳而言,需要思考如何去促进消费升级,这既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又要完善整个消费环境,引进更多的品牌企业,完善消费者维权制度,使整个深圳的消费环境越来越国际化。

借“五一”小长假的契机,深圳开启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对消费者和商家而言是双赢的好事。此外,无论是助企纾困“30条”,还是“乐购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这些消费促进举措都将在短期内给本地消费市场打上一剂“强心针”。但从长期来看,深圳必须更加重视和思考如何培育扩大消费发展动能,引导需求侧消费和供给侧产业同步升级。

主笔 / 殷梦

记者 / 黄燎 焦皎 杜一凡

责编 / 周占武 王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