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关情况。

(图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

全国投资取得良好开局

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扎实做好稳投资工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从今年前2个月的情况看,全国投资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实现良好开局,稳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不少亮点和特点。

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较好。

从投资结构看:投资质量不断提升,结构逐步优化。

从资金来源看: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发力。

从发展趋势看:投资先行指标向好。

虽然,3月份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保持投资平稳增长面临一些压力。但总体看,当前稳投资工作具备不少有利条件。

一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规模较大;

二是投资增长点较多;

三是各地方、各方面稳投资工作积极性高、力度大。

交通基础设施扩大有效投资取得明显成效

发布会“点名”深圳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增长领域,在介绍关于相关领域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时,发布会介绍,一季度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取得明显成效,1-3月预计铁公航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60亿元,同比增长9.8%。

川藏铁路在去年12月份实现全线开工,今年一季度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沿江沿海等交通战略骨干通道重点路段加快实施,中欧班列运输能力提升项目开工建设;昭苏机场2月份建成投产,广州、深圳等一批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以及瑞金等一批新建机场工程加快建设。

国家发改委答深圳卫视记者:

保持和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入力度

深圳卫视驻京记者王贝妮在发布会提问:“在疫情持续散发多发的当下,发展改革委在加强医疗卫生投入方面有什么有力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介绍,面对当前疫情持续散发多发的形势,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持和加大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总体来看,“十四五”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支持力度要明显大于“十三五”,向疫情防控救治、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中医药振兴发展等群众期盼的重大工程倾斜。

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针对“外防输入”的紧迫需要,提升重点地区疫情防控能力;

2针对“内防反弹”的短板弱项,实施疫情防控救治相关重大工程;

3聚焦群众“看病难”问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拓展延伸;

4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

深圳:积极加大有效投资力度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往往排在最前面。

深圳一直高度重视投资工作。过去一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发展动能实现新提升。而在医疗领域的大力投资,也让深圳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升:去年,深圳新增2家省高水平医院,新增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引进31个高层次医学团队;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落户,中山大学附属七院二期、中国医科院阜外深圳医院二期等项目开工。

记者注意到,在刚刚闭幕的深圳市两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一词出现近20次。

在新的一年,深圳将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

其中,在“全力推动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加大高质量投资力度”等方面,重点部署“加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投资力度”,“完善重点投资项目指挥部机制,坚持保投产、保续建、促新开、增固投,加大优质固投项目储备力度,提升投资全过程管理水平”等任务。

今年,深圳继续努力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并不断优化固定投资的结构。年初,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今年前两个季度,深圳分别举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一共启动425个项目,总投资接近4000亿。

此外,深圳还印发了《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为城市长远竞争力和市民民生福祉打下更坚实基础。

深圳近日发布的《深圳市2022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显示,深圳今年安排市政府投资项目522个,年度计划投资规模为550亿元、增长10.0%;资金来源为公共预算530亿元,国土基金20亿元。

2022年,深圳市本级政府投资重点投向城市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科技产业创新四大领域,投资约490.4亿元,占年度投资规模的89.2%。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赵畅 王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