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几天的新闻发布会都颇有看点。
首先是疫情防控不断有好消息。23日新增阳性病例数首次降为个位数,仅新增9例,社会面初筛阳性病例数仅有1例,全市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同时助企纾困的利好信息不断释放。实打实的措施干货足、接地气,不少更是稳住市民“饭碗”的好消息。
我们先来看最近两场新闻发布会的“阵容”,除了经常出席的市卫健委,这两场会上事关“稳增长、惠民生”重要部门和多个区的相关负责人也接连亮相。
比如,3月22日晚的发布会,市发改委和工信局“一把手”同时出现,传递了一个明显信号——紧抓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是本场发布会的“重头戏”,也是深圳接下来在疫情形势稳定下加大力度布局的重点。
3月24日晚的新闻发布会,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住房建设局、龙华区、罗湖区相关负责人出席,带来了具体的纾困措施,为企业减负,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新闻发布会将陆续释放更多惠民、惠企信息。
我们再来看具体发布了哪些利好措施。
22日晚的发布会,针对企业诉求和问题,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减免房屋租金,减轻水电气费用负担,补贴疫情消杀费用,缓解社会保险费,降低担保和再担保保率等。
24日晚的发布会,涉及到具体的社保如何减?工地项目如何推进?罗湖区、龙华区还当场发布了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解难的“十条”措施。
从以上来看,措施部署层层递进,细致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企业发展可能遇到的多项难题。
社保“缓返降补”
干货措施落到实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宣布将通过有力举措,稳住大家的“饭碗”。比如通过社保‘缓’‘返’‘降’‘补’等方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深圳将对全市餐饮业、旅游业、零售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对2022年受疫情影响较严重地区的用人单位,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以2021年度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为基数,大型企业按3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预计惠及企业超80万家。
同时,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并同步实施浮动费率,预计两项合计可为全市企业减负19.53亿元。
对制造业小型企业,给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
深圳还在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搭建“共享用工”专区,提升劳动力余缺调剂效率。截至3月23日,全市累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239场次,发布岗位数约24万个。
疫情影响工期
深圳如何追回来?
这次发布会上,市住房建设局明确了确保全市工地有序开工建设的各项要求。
对于工地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序开展,这不仅是深圳促进有效投资,促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况且工地开工,涉及到众多工人的就业,更是稳定了基层民生。
市住建局要求每个建设项目建立全员“白名单”,开展核酸检测上门服务,确保“一天一检”,不漏一人;实施围合式管理,每一个围合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落实“场所码”“电子哨兵”等管理要求;实行固定化“分组管理”、网格化“分时作业”、网格化“分区活动”等。
严防控下,疫情影响的工期,深圳正在加速追回来。
助企纾困“十条”接连发布
普惠性帮扶+精准帮扶同时发力
当前,深圳不少区发布了助企纾困“十条”措施。单从本次发布会上的罗湖“十条”、龙华“十条”来看,都涉及到减租、补贴、普惠性帮扶与精准帮扶(定向扶持)同时发力。
例如,罗湖“十条”措施,全面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实体企业和民众。重点聚焦“三区”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困难群众,同时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旅游等重点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扶持,全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罗湖区对承租区政府、区属国有企业物业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6个月租金。同时,鼓励罗湖区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对承租集体物业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
同时,具体的扶持数额也有了明确。对相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最高2万元扶持。对电影院、健身房、演艺娱乐等场所,给予最高2万元扶持。
消费方面,对城中村居民,每人发放300元生活必需品或“礼享罗湖”电子消费券。
龙华“十条”措施,特别是对景区、演艺娱乐场所等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
龙华区对承租区政府和区属国企经营性物业(创新型产业用房除外)的实际租户,免除其三个月归属国有部分的租金。
对主动减免租金60万元以上的企业等市场主体,还将按减免总额的20%予以补贴,最高200万元。
对开展跨境运输的龙华区四类百强企业,按照3-5月跨境物流实际支出的30%予以支持,最高100万元。
对辖区范围内在建的已开工建设工程,在政府依法采取停工等紧急措施期间,给予建筑施工企业900元/人的补贴,由企业发放至1.8万名劳务工人账户。
这些具体有力的措施,都体现出深圳正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也为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全力冲刺。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 李天南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