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深圳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

3月11日新增29例病例

3月11日0-24时,深圳新增 29例病例。
其中——
  • 27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2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其中——
  • 6例在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排查中发现
  • 23例在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

重点片区

连续4天“每日一检”

近期深圳在多个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中均发现病例,为抢抓黄金时间发挥核酸检测的“排雷”作用,3月12日至3月15日,福田、罗湖、南山、宝安4个重点片区同步组织核酸筛查,全区全体居民“每日一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排查出阳性感染者,全面切断病毒在社会面的传播链。

12日,深圳市盐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3月12日至3月15日, 实施全区全体居民核酸检测“每日一检”,所有公共场合一律须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当日核酸采样记录(须有前一天阴性记录)方可出入。
请工作、生活在以上重点片区或近期有前往以上片区的市民积极配合核酸筛查,主动前往核酸检测点完成检测,齐心协力战胜疫情,共同守护我们的城市。

3月14日至18日

具备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

原则上居家办公

南山区副区长蔡淡宏在发布会上介绍,要倡导企业做好员工健康管理,3月14日到3月18日期间,除了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民生、应急等行业之外,具备居家办公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原则上居家办公。

疫情下救护车较紧张

市民打120注意这几点

今年以来,截至3月10日,深圳120日均调派救护车 686次。对于疫情相关人员的转运,目前全市共投入 42辆负压救护车 500多人执行转运任务,其中 18辆转运核酸阳性病例, 24辆转运核酸阴性相关人员。
疫情期间,全市救护车资源比较紧张,请市民合理使用。

“三区”病人想打120

先分清自己属哪一类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的病人——

✎非急危重症

封控区和管控区的病人应先通知社区,由社区三人组联系定点接收医院,120核实后调度派车。

防范区病人请持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做好个人防护,“两点一线”,自行前往医院就诊。

✎ 是急危重症

不管身处封控区、管控区还是防范区,请直接拨打120,并按120电话指导等待就诊。

普通市民拨打120

要做好5点

1. 不要慌

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急症,拨打120时,请保持镇定,表述清晰、简练、易懂,把患者的人数、主要症状伤情说清楚。

2. 有耐心

如实回答120调度员的询问,如实告知是否处在“三区”,如实回答近14天内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十大”症状。

3. 说地点

拨通120后,请说清楚患者所在具体地点,以便急救人员确定最佳行车路线。

4. 留电话

拨通120后,要等120调度员先挂电话,并留下现场联系电话(最好是2个)保持电话畅通,以便120急救人员联络现场和指导自救。

5. 做防护

在救护车到达前,市民应带好身份证、医保卡等证件,准备好个人生活物品。在上120救护车前请一定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尽量减少陪同人员。尽量安排人提前接应120急救人员,见到救护车主动挥手示意。

谁都不能“偷懒”

“四方”织密社会防护网

本轮疫情波及面广,在多个行业群体均发现了感染病例。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 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策略,由面及点,进一步织牢织密“社会防护网”。具体来说,就是压实“ 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的责任。

1. 属地

各级政府全力统筹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做好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隔离管控、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

2. 行业

行业主管部门“管行业就要管防控、抓业务就要抓防控”,依法依规做好本行业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管理,如交通行业在全市所有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设置核酸检测哨点,全面排查疫情输入风险。

3. 单位

各企事业单位要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确保员工在工作场所、生活场所和公共区域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4. 个人

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一米线、少聚集,积极配合核酸筛查、封控管控等各项防控措施,家庭也要注意清洁卫生和开窗通风,适量配备消毒液、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物资。

来源: 深圳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