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13个跨境运输综合接驳站正有序运作中。在接驳站中的车辆如何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如何分流,以最大程度阻断传播风险?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实地探访了跨境运输综合接驳站点投入试运行的情况。
在福田保税区内,有超过25家深港跨境企业,高峰期每日进出这里的跨境车辆多达200台。在此轮香港疫情爆发后,园区内平均每日接驳车辆降至40台。
为最大程度降低香港疫情输入的风险,福田区用5天4夜连续作业,建成了全市首个实现“全接驳”的跨境运输综合接驳站——河套福保园区接驳点。
“三区两通道”功能区
规范接驳流程
跨境货车自一号通道入境后,按“跨境安”系统申报信息封闭行驶至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到达停车消杀区下车后,走专用通道进入港籍司机专属休息区等候。
然后由消杀组进行不少于三十分钟的内外消毒。
随后,接驳司机穿着二级防护,将车辆驾驶至工厂进行装卸货,在卸货的货物在作业点由专人进行消杀后,开车返回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再交由跨境司机驾驶车辆返回香港。
跨境司机在香港和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之间往返,接驳司机在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和作业点之间往返。

据福田区福保街道应急管理办副科长邹艺文介绍,所有的跨境司机都要走闭环通道。除通道外,不进入接驳点区域内部,不与外界沟通。

“冬奥同款黑科技”
助力阻断病毒传播
目前,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接驳司机都采取了集中居住的模式。工作人员是“两点一线”(工作点和宿舍)的集中居住模式,接驳司机是“三点一线”(指定口岸点、作业点、住宿点)的接驳模式。

自3月5日起
福田采取口岸集中接驳模式
据3月4日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最新通告,按照深圳市陆路口岸功能分工,福田区采取口岸集中接驳模式,即从2022年3月5日零时起,正式实施“提前预约、人车分离、集中接驳”的“全接驳”模式,仅为作业点在福田区的深港跨境运输车辆提供口岸集中接驳服务。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