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志愿者之歌
《you can see the world》
感动了无数人
志愿者和冬奥会运动员们也纷纷点赞!
戳视频看完整版MV
⬇️⬇️⬇️
主创们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原来
这支MV的主创团队来自深圳!

深圳追梦女孩的反应太真实了!
深圳女孩徐沛茹,是志愿者之歌的主唱,知道自己的歌被冬奥会选中后,她的第一反应是:“蹲在那里定住了10秒”、“赶紧发个朋友圈啊”!
冬奥会闭幕式《志愿者短片》 音乐《you can see the world》演唱者—徐沛茹
徐沛茹说,“一开始我以为自己遇到了骗子,对这件事本身是不太相信的,没想到这件事情就真的这么发生了”。
春节期间,她奔波于录音棚录歌,对于期间不停的修改工作,她表示,“这是我的职业操守,既然做了这件事就得全力以赴,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希望自己的专业能力可以被认可”。
当聊到深圳这座城市的音乐氛围时,徐沛茹很开心,她表示,生活过的城市里没有像深圳这样的,每年会鼓励创办比赛。“不只是《鹏城歌飞扬》,还有很多其他区里做的一些活动,
我真的能感受到深圳对于音乐、文艺方面的扶持,给在深圳做音乐的人提供了很多机会”。
很多人都会问,当《you can see the world》在冬奥会现场响起时,为什么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冬奥会闭幕式《志愿者短片》 音乐《you can see the world〉作词、作曲—旭光
对此,
作词人、作曲人旭光
介绍,在创作中用到了近一两年国外才刚刚开始流行起来的全景声技术。比如简称7.1.4,它有天空声道,还有杜比环绕声道,然后加上低音的补偿声道,组成一个360度全景的声场。目前在全国来说能做好这种技术的音棚其实并不多,而且能掌握全面技术的老师也可能凤毛麟角。
这样的技术运用到冬奥会现场给人的感觉非常震撼,旭光表示,当时导演发给他现场视频的时候哭了,“我觉得当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应该是有很大的冲击力。”
“能把这个技术带到冬奥会,让它成为一个世界的主流声音,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旭光的儿子是在开幕式的时候出生的,“虽然当时创作的过程很辛苦,但是有太太全力支持,而且还从一家两口变成一家三口,是非常有意义的。”旭光说。
“这个片子要做我们中国人可爱的一面”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开场从开幕式一直延续到闭幕式“一朵雪花的故事”,让人想起冬奥会开幕式中刷屏的“下雪的深圳”。
在那个迷人的夜晚,2022架无人机组成漫天雪花飘在深圳夜空,“深圳女孩”何牧谣和无人机一起翩跹起舞。那也是深圳首次在全球运用无人机视频成像技术。
冬奥会开闭幕式外拍短片组负责人、导演李志伟
表示自己临危受命,接到通知后立马从东北拍摄现场赶到了深圳。他说自己是收到了各方的帮助才有了这么完美的呈现,“用2022架无人机进行拍摄,并且在一周的时间内要在深圳最核心的地区起降2022架无人机,这是一个我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深圳这边的配合力度、速度,让我印象深刻。2022架无人机的画面非常震撼,而我们看到的短片里的画面,可能只有短短一秒钟,但为了这一秒,背后其实是无数人的热情,他们的付出凝结在了这一秒。“
李志伟说,《you can see the world》这条片子是致敬志愿者的,从一开始艺谋导演就非常重视,“他对我们说,在这样一个平台上,
我们要展露出就是中国人可爱的一面,你们可能记录了1万分钟,最后我们有一秒钟能用,我们要看到这些志愿者感动人的瞬间。”
这些志愿者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很多都是第一次不能回家跟家人一起过春节,而且需要接受闭环管理。
谈及拍摄和制作过程的困难,李志伟表示,尽管现场只展示1分半钟,但大家都是把它当做纪录片来拍,组建了大概20人左右的队伍,与志愿者们同吃同住,对筹备和比赛期间志愿者工作进行不间断记录,
从几百个小时里选出最精彩、最感人的三五秒种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我们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比08年的时候更让人感动,让更多的人记得这些志愿者的可爱瞬间。
音乐制作人张子杰
说,当时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是想讲述每一个人的力量,通过奉献,最终可以汇聚成更大的爱,将它传递下去、传播出去。
志愿者的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导演刘翛然表示,整个片子围绕三个词,即“真实、自然、感动”,展现这些志愿者最真实的笑容是预想的一个基调。
这是一条众创的片子。拍摄期间因为疫情、组委会等内部对人员的限制,拍摄团队没法进去,为此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尝试,最后想到向志愿者们征集海量现场素材,也恰巧是这些最真实、最近距离的画面成就了这支MV。
“我们强调志愿者的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志愿者在跟人接触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去流露出来的这种笑容、热情,才是我们今天需要的东西
”,刘翛然说道。
冬奥会后,很多志愿者们发来小作文,讲述自己这一路的成长。刘翛然说,这个片子其实真正要感谢这个时代,大家随手就能拿起手机去记录素材。
每个人都可以是志愿者
徐沛茹并不是在深圳长大的,但她说,深圳是她去过的城市中志愿者最多的,志愿者的氛围也是最浓的。
“每次回家,都能看到龙华街道上的志愿者在维护交通。我很感动,大家作为普通人,都是从自身做起,想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一点。我自己也报名了抗疫志愿者,将在坂田支援抗疫工作。”徐沛茹说。
社区志愿服务队小志愿者,将煮好的汤圆送给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
目前,深圳不到1400万的常住人口中,有208万名志愿者,他们身穿“红马甲”,出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深入到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中,
志愿者文化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符号。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偶遇袁咏仪在深圳做志愿者的照片
在深圳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可以是志愿者,
可以不求回报地去做些什么。
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不只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还有洋溢在他们脸上温暖、阳光的笑容,治愈了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