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麦洁
通讯员 | 陈行 杨晶晶 邱海枫 赖天德
11月15日至19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在深圳隆重举办。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也在本次展会中亮相,展现了南方电网电力科技创新的发展前景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价值贡献。
电网元素频现展会
11月15日,深圳供电局董事长汤寿泉受邀出席高交会开幕式。在随后的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暨数据交易成果发布会上,深圳供电局领取了深圳市政府颁发的首批线上数据交易纪念证书,推出“电力看征信”数据产品,在全国开创了电力数据合规交易新模式。
此外,深圳新型电力系统最新建设成果也在本届高交会上得以体现。11月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会场举办的全球清洁能源E6峰会(城市能源大会)上,深圳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程韧俐发表了题为《虚拟电厂 :助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演讲。她表示,助力深圳先行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走在前列,虚拟电厂平台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目前,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7家,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每年可直接减少碳排放54万吨。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展示区,深圳供电局与该校的联合创新团队及产品介绍版面同样引人瞩目。目前,双方在重点项目联合攻关、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深度合作,在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互动”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联合创新成果。
科创赋能电网发展
电网元素频现展会的背后,是南方电网公司不断加大在深科技创新投入,打造深圳电力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深圳供电局秉承先行先试的特区基因,积极探索试点南方电网新型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构建了“7个1”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打造了多项重磅创新成果。
其中包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车网互动”示范工程,为大湾区新能源汽车提供新型充电模式和服务体验;投产全球首条高负荷密度区三相同轴高温超导示范工程,大大节约城市电缆用地面积;建成全国首例“5G+全栈国产化+数字电网”应用示范,为全国各地开展“5G+”“国产化”等应用提供示范样板等。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联合创新平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圳供电局创新与数字化部科技管理经理任佳说道。该局连续多年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等行业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突破1000项,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十年增长,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深圳供电局还实施了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加速推动深圳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数字电网融入城市
深圳供电局以“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加强政企数据融合,打造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数字电网,为社会治理、客户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方面,数字技术积极推动城市与电网规划、建设、运营统一。其中,110千伏后海三变电站正是该局与深圳市南山政数局、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合作的试点项目。该项目利用CIM(数字化城市空间模型平台)丰富的地质数据和各类管网数据,打造地下空间数字化勘察共建场景,实现地质地貌等勘察数据共享、管线碰撞自动检测,有效提升变电站的勘察设计质量和效率。
据悉,该变电站在规划阶段就运用BIM(电网设施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了精细化建模,并基于CIM,将变电站、电网等数据融入城市三维模型,不仅更直观、全面地实现该站与整个南山深圳湾片区的规划协同,还可以通过授权获得变电站周边的工程建设和道路开挖等实时流媒体数据,及时掌握周边动态。
另一方面,电网数字化转型给用电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深圳供电局融合网格办、不动产等政府数据,与政府街道办共建“供电服务进社区”数据产品,对300多万客户用电地址按社区进行智能匹配,归集人口信息、客户诉求、电力服务、新能源等指标,构建社区客户画像,政企共建打造定制化的精细服务。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