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快乐1062
记者|麦洁
通讯员|孙静
年近40岁的杨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献血时的小小举动,能带来今日这样一份难忘的经历。2022年5月18日,在深圳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杨先生两个手臂分别进针,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女孩。杨先生成为全国第13264例、深圳第50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杨先生本身也是位多次献血者,在深圳献血16次,共计4800毫升。
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是我的幸运
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千分之一或以上,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在杨先生看来,哪怕耽误了自己的生意,也不能错过这几万分之一缘分。
今年5月1日刚刚签订门店合同的杨先生本打算“大干一番”,原本计划在5月10日开张迎客的蛋糕店,因为5月7日深圳市血液中心的一通电话而不得不将开业时间推迟。其实早在3月份已得知高分辨配型成功的他,因为后续病人没有及时反馈消息,杨先生以为这捐献的“缘分”就此剧终,但当他再次接听到血液中心告知后续捐献的事宜电话的时候,再次激起了杨先生内心的激动之情,他毅然决然的决定将门店开业时间推迟,挽救这位有缘人。
捐献人数迅速增长,“破百”时长越来越短
2000年,深圳率先开展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工作;
2001年,实现了深圳市也是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零”突破;
从第1例到第100例捐献用了近10年时间;
从第101例到第200例用了5.5年时间;
从第201例到第300例用了3年时间;
从第301例到第400例用了1.5年时间;
从第401例到第500例用了1年时间。
时间在缩短,人数在剧增,这一串串数字是深圳这座爱心之城的真实写照。一个个时间节点,一位位奉献大爱的捐献者,彰显社会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和爱心积聚的加速,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患者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获得新生。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
捐献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
1、怎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深圳献血的同时填写《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多留取一管血样,即可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测,相关信息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检索配型。当患者检索到与某一位志愿捐献者配型相合时,便可以做捐献准备了。
2、怎样捐献造血干细胞?
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是“抽骨髓”,而是采用皮下注射动员剂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3、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经过严格消毒,耗材一次性使用,确保捐献者安全,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