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姜苏

疫情骗局改头换面又上演。最近有骗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以受害者是密接为由,诱骗受害者转账诈骗钱财。前段时间,市民郑小姐就损失了10万元。深圳警方揭露作案手法,对于这些换汤不换药的诈骗技俩,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事发当天,郑小姐接到自称是深圳疾控中心的电话,对方称,根据大数据的信息显示,郑小姐曾到过上海医院,需要进行14天隔离。然而,郑小姐此前并没离开过深圳,正起疑的时候,对方提出,可能是她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了,顺势就帮忙转接到了案发地的公安部门做进一步处理。随后,郑小姐按照对方指示,先后将自己银行账户内的钱分20笔共计10万元,转到了对方指定账户上,直到账户里无钱可转才后知后觉上当了。

原来,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后,对方表示查到她的身份证涉及一些违法行为,郑小姐为了自证清白,就这样一步步掉进了陷阱里。民警介绍,其实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利用公检法的威信力来攻破心理防线,受害者往往在恐惧的心理下被骗子操纵。无论受害者去没去过涉疫地区,骗子都准备好了一套话术,目的就是 “帮你转接公安机关”,好安排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然后打着洗清嫌疑的幌子迫使你转账。

深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唐林:

“这个手机号码并不一定是事主的,对方就继续称,可能有人非法冒用你的身份信息办的手机号码,然后还报出事主的真实的身份证号码,以及他的一些其他的个人信息,并要求,假如不是他本人使用,还要他去涉疫地区的公安局处理。事主假如真的去过涉疫地区,他们会更加心虚,被骗的可能性会进一步拔高。“

唐林介绍,安全账户和屏幕共享是骗子实施诈骗的惯用手段,此外还有一些明显漏洞,也提醒市民务必警惕。

“假如是公安系统打过去电话的话,肯定都是全国统一是110的,而绝对不是00或者+开头的境外电话,而疫情的核查人员也不会用这种类似电话。第二个,疫情的核查人员跟公安机关均不会让群众以任何理由进行转账,也不会让群众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