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时间,无论烈日骄阳,还是风雨交加,她总是驾驶警用摩托车穿行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巡逻里程累计8万余公里,累计参与近百次大型交通保障任务,处理警情3000余宗,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

她就是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训练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时春霞,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被战友们称为“钢铁霞”。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38名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钢铁霞“再次光荣入选。

在深圳街头,市民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头戴白色警用头盔,身穿着荧黄色的反光骑行服,驾驶着大功率警用摩托车行驶在道路上,疏导拥堵,处理警情,查缉车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深圳交警铁骑。时春霞就是其中的一员。

2016年,深圳交警率先推出了驾驶大功率摩托车武装巡逻的铁骑勤务,并成立了全国交警首支女子铁骑队。出于挑战自己的目的,当时负责内勤工作、摩托车驾驶基础为零的时春霞主动报了名。

在训练中,面对着重达500多斤的摩托车,时春霞遇到了极大的考验。“一开始是没有平衡,我们就从推摩托车开始,去寻找那个平衡;没有力量,我们就去做体能训练,锻炼自己的力量。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当时我对自己的目标就是,每天少熄几次火,少倒几次车,刚开始的时候,天天就是在倒车扶车、倒车扶车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不到一个月,时春霞就熟练掌握了技术要领。三个月的全封闭式“魔鬼训练”结束了,有近一半人被淘汰,而时春霞留了下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女铁骑队员。

在很多人的眼里,铁骑这身行头非常“拉风”,颜值够高。但上路巡逻以后,时春霞才切身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不易。骑行服厚重不透风,单人要背负重达10多公斤的装备,光头盔就有1.5公斤左右。即使在冬天,出勤巡逻一趟回来也是一身汗,更不用说在夏天,滚烫的发动机烤得双腿发红,要很久才能褪去。

“深圳的夏天是非常长的,像我们穿的铁骑服是比较厚重的。我们穿梭在车流中,那汗就是一直在身上,一直在流,每天都是汗湿了好多身衣服。”

目前,深圳交警女子铁骑队一共有23名成员,平时分散在各辖区大队进行巡逻执勤。在日常的交通整治工作中,她们发挥女性特有的细腻、耐心和善于沟通的优势,更注重执法管理和教育引导相结合,使执法更有温度,更暖民心。

“一开始就觉得,女铁骑能坚持多久,一年两年也就顶天了,但是我们这个队伍坚持了六年。女警可能更热情,更耐心,更具有亲和力。交警执法其实更多的是教育处罚相结合,在执法的过程中,可能不仅仅是告知他处罚标准、处罚依据,更多的是会告诉他这种违法行为有什么危害,让他有一个这样子的安全意识。”

今年5月12日凌晨,龙岗暴雨如注,一位女铁骑民警在漫过膝盖的积水中,用尽全身的力气徒手推车,帮助一辆抛锚的小车脱困。这段视频被广为转发,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她就是深圳交警女子铁骑队的队员、龙岗交警大队龙城中队的90后铁骑民警马云丽。

时春霞说:“大家每天在路上巡逻,推车这个很常见,雨中推车也很常见,但是凌晨4点的雨夜里,还是非常地感动的。这也说明我们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就是把这事刻在骨子里了,即便是自己当时也是胆战心惊,还是要去奋力一搏,去为群众排忧解难。”

近六年来,时春霞处置了3000多宗警情,其中不乏一些危急紧张的时刻,但一起看似平淡的路面警情,却让她一直铭记在心。那天,时春霞在路面巡逻时,发现一个装着树叶的泡沫箱被扔在车道中间,影响了车辆通行,于是准备将其挪走。

“因为是高架桥,没有绿化带,我的摩托车也载不下,我就想着是看路过的货车师傅能不能带下去。刚好后面就一辆,然后我就和师傅说,师傅能不能帮忙带下去,师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在上车的时候,就发现后面一辆的士车一直在慢行,我还在问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他就示意让我走。等我上车才反应过来,原来的士车一直在为我做防护。因为高架桥没有导流线,也没有应急车道,我只能停在最右侧。那一刻我就特别感动,就因为我们在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群众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我们,这就是我们坚守下去的动力和意义。”

这些年来,时春霞开展铁骑勤务巡逻里程达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周,被大家誉为“钢铁霞”。

谈起做铁骑的酸甜苦辣,时春霞说她从不后悔,因为这个城市需要铁骑队伍。如今,女子铁骑不仅仅是深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这座城市交通的忠诚卫士,守护着城市的交通安全。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 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