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系统防范化解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风险,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聚焦源头治理和事故预防,扎实开展道路设施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使农村公路道路通行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为“伤残”路面复颜铺就群众“舒心”坦途
为及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形象,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对辖区道路路面破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对群众反映强烈、路面破损严重路段立即采取措施,抢抓工期修复路面,竭力为深汕居民打造“畅安舒美”的陆域通行环境。
近日,最让赤石镇新寨村的居民开心的一件事莫过于家门口那条坑坑洼洼的道路经过一番整治后焕然一新,出行体验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这条路因为重车碾压、年久失修等原因,路面存在多处坑槽及裂缝,标线模糊不清,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维修后的路面整洁开阔,新施划的标线清晰明了,行车更加平稳舒服,自己的心情也因此变好了。”新寨村居民高兴地说道。
据悉,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今年以来共完成31个道路维修工程,修复路面22100平方米,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大大提升了周边群众出行安全性、舒适性和满意度。
为生命安全“设防” 筑牢平安深汕底盘
为进一步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全覆盖”,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安排养护工人及时对缺损的路面标线进行重新施划和补充完善,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视距不良、事故高发等险要路段加装安全防护栏,增设安全防护设施,为过往车辆及行人系紧系牢出行“安全带”,厚植深汕群众幸福生活根基。
过往村民纷纷表示,重新施划的道路标线不仅刷新了农村“颜值”,还发挥着“无言哨兵”的作用,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出行。一条条护栏、一排排警示柱仿佛温情的臂弯,守护着大家的出行安全,途经险要路段也不再担惊受怕、“心里踏实多了”。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共完成17个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加装波形护栏3328米,反光轮廓标569个,凸透镜13个,设置警示柱641个,设立标志牌96套。对YA39广庭线、新福线等23条农村道路标线进行施划和更新,面积约2591平方米。
拆除重建老化涵洞 破解群众出行难题
鹅埠镇蛟湖村蛟鹅线21#涵洞为下城村村民通往鹅埠镇区的主要通道,由石板搭建而成,建成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负载能力较弱。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该涵洞基础因常年雨水冲刷被掏空,且近期工程重车来往频繁,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存在垮塌风险。
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立即前往现场,对当前路段进行封闭交通,并组织专业力量对21#涵洞进行拆除重建。为尽快恢复道路通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强化全过程管控,同时督促加快施工进度。经过一个月的施工,蛟鹅线21#涵洞顺利完工,正式恢复通行。
农村公路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下阶段,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将继续坚持以群众安危为第一要务,持续加强道路设施安全监管,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时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为服务城市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加深汕群众幸福指数贡献更多交通力量。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 郭超 通讯员 叶群 代芸)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