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在深圳图书馆正门口,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还书仪式”:深图老读者任梦,在即将离深前夕,一次性还清了56本外借图书。任梦与深圳图书馆的“图书情缘”也由此掀开帷幕——来深十多年,依托深圳图书馆之城丰富的图书资源、便捷的借阅服务,任梦翻译出版了十多本译著;惜别这座“爱阅之城”时,任梦又将自己的三本译作捐赠给了深图。一个读者和一座图书馆最美好的“双向奔赴”,莫过于此!深图表示,任梦的经历,是对深圳图书馆人最好的褒奖;深图将持续不懈为读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借阅服务。

受疫情影响,深圳图书馆从8月29日起闭馆,期间,多数自助图书馆也都暂停服务。9月14日晚,深图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求助——还书。一位叫任梦的读者,因母亲生病需要照顾,准备在本月下旬离开深圳,但她惦记着在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刚好撞上了特殊时期,无法正常还书。幸好,因为之前经常参加深圳图书馆“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的活动,她联系上了深图的工作人员。9月15日上午,任梦大包小包地扛着56本书,在深图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书籍依次放入还书口。随后,她又将自己的三部译作交到工作人员手中,作为一个十多年老读者留给深图的离别礼物。

“10多年前我就来深圳了,在深圳的一家龙头企业工作,当时那份工作在我觉得,可能跟我想追求的理想有点不一样,所以我希望能够把我的专业用在更加专业的地方,所以当时我就选择了做自由职业的翻译,就开始做文学翻译。然后一路以来都是依靠深圳图书馆的资源和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才能够有机会在深圳出版了几本书,所以很感谢深圳!”

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资料参考,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和“十分钟文化圈”的打造,为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造力。2007年以来,任梦在深圳各个图书馆共借阅图书近2000册,在此期间,她也先后与多家出版单位合作,完成了十多本译著,其中包括《月亮和六便士》《伦敦塔集雨人》等经典作品。“爱阅之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让她认识了许多和自己一样热爱阅读热爱书籍的朋友。

“《伦敦塔集雨人》是一本文学小说。关于这本小说,让我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个读者刚好认识我,怎么认识的呢?是因为我参加了南书房诗词培训班的课程,她跟我成了同学,然后她就知道我出了这本书,然后她在图书馆刚好看到了这本书,就拍了个照片发给我,说有读者在借阅这本书,当时我才知道,哦深圳图书馆也收入了这本书,我就很开心!”

深圳图书馆办公室主任肖永钐表示,多年来,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平台致力于为读者更便捷的服务,任梦的经历,是对深圳图书馆人辛勤付出最好的褒奖,

“作为图书馆人我们非常高兴、非常欣慰,因为任梦对我们图书馆之城的整体服务,真的是非常了解,而且经常使用。比如说我们全城有700多个公共图书馆,还有300多台自助图书馆,大部分都实现了一证通行、通借通还;任梦也提到,她对我们各个馆的创新服务也是非常熟悉,比如深圳图书馆的‘新书直通车’、图书预借、快递到家服务,还有福田区图书馆‘选书帮’,罗湖区图书馆的‘罗图阅借’等等。所以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这些服务给读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

肖永钐表示,深图将一如既往研究解决读者关注的各项服务问题,目前,馆内提供了爱心坐垫供读者随意取用,还加强座位管理,希望杜绝占座现象,以使座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针对近期网上读者的一些意见,提到的‘座位预约’,其实我们已经进行过很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比如说我们4楼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区,读者是可以上网的,我们就实行了预约制,然后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是图书阅读是比较个性化的行为,面向所有的人,老人、小孩,包括一些视障读者,都是可以到图书馆来的,预约不能够包治百病。当然,对读者的建议,我们会继续进一步的研究。”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叶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