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炎热,让一些口罩防闷神器悄然出现。有的给口罩里加一个罩子支撑,号称透气更好,有的则从材质上推出冰丝口罩,佩戴起来更加舒适。对此,医生提醒,口罩防闷类产品会影响口罩的防护效果,不建议市民购买使用。

新冠疫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戴口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飞沫,然而因为近期深圳持续高温,有些市民会把口罩戴在鼻子以下,或者是每把口罩跟面部贴合,甚至出现了口罩风扇、口罩支架、口罩爆珠等口罩防闷神器。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口罩防闷神器,显示出上百家店铺,多家店铺月销量过千。点开仔细看,口罩风扇宣称可通过风力带动口罩内外空气流通,从而缓解闷热感;口罩支架固定在口罩内侧,戴上后可实现不沾口红、不脱妆;口罩鼻托宣传能解决戴口罩时眼镜被雾气困扰的问题。此外,记者留意到,一款口罩爆珠产品,月销量上万,并宣称多一颗爆珠,多一颗防护。对此,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朱子犁表示,无论哪种防闷神器,市民都尽量避免使用,一方面这些产品缺少有针对性的行业规范和标注,安全性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使用这些神器后,口罩的密闭性会受到影响,达不到防护细菌和病毒的作用。一般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第一层是防水层,中间是过滤层,最里面是吸潮层,如果你再增加一些比如说支架或者其它散热的装置,那么口罩支撑起来以后,这个防止吸入的作用就没有了,无论在口罩上加什么东西,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破坏口罩的基本作用和性能。

同时,市面上还有一些带呼气阀口罩,不少市民认为,这种口罩呼气时阻力减少,夏天佩戴较为舒适。对此,朱子犁表示,此类口罩只有单向过滤功能,不适用于疫情防控。他提醒市民在佩戴口罩时,尽量选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当你吸气的时候,它的阀门是关闭的,那么吸入的空气是完全经过过滤的,当你呼气的时候,阀门是打开的,那么呼吸就很顺畅了,没有任何阻力,所以这种口罩对于保护自己是有作用的,但是呼出的空气不经过滤,我们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防护来说,大家都佩戴口罩讲究的是双向防护,当一方呼出的气体不经过滤时,将降低防护的效果。我们老百姓一般用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这样的口罩呼吸时候阻力也不大,对呼吸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医用防护口罩因为它的过滤效能高,吸入的阻力比较大,那么这样的口罩一般我们不建议普通人群使用。

朱子犁建议,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需要重复使用的口罩,不使用时可以悬挂在干燥通风处,外出摘下口罩时可以放在密实袋内或用干净的纸巾包裹起来,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要想缓解佩戴口罩的闷热感,在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等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也可以每隔2-3小时,到通风良好、人流少的户外场所摘下口罩,让面部透气;在人群拥挤的场所,可利用手持小风扇缓解闷热,另外,在夏季出行时最好多备几个口罩,口罩一旦浸湿或弄脏要及时更换。比如在人群不是很密集的马路或者公园散步、运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如果你开车,车上就你一个人或者是自己家人,对他的情况是熟知的,可以不用戴口罩,另外,在上班的时候,办公室人群不多,没有外来人员的情况下,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戴,但是,一旦进电梯、高铁、公交车、地铁、影剧院或者是超市,通风不好、人员密集封闭的地方,这种是一定要戴口罩的。在摘取、佩戴口罩过程中,手尽量不要触碰到嘴巴、鼻子、眼睛。用餐时,口罩取下后可以折叠起来,重复使用累计不要超过4小时。

此外,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博士王爱娟表示,规范佩戴口罩不会影响正常皮肤状态,建议佩戴口罩时,妆容不宜过浓过厚。正常来说,口罩不会吸走你脸上的水分,反而可以保持你皮肤的水分,可能有些人戴了口罩以后,脸特别容易出油,这是因为可能本身脸上就涂抹了比较多护肤品,然后长期戴着口罩,然后出汗之后,分泌物堵住毛囊又分泌不出去,那可能就会出油长痘。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 杨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