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深圳某所高校的实验室内发生玻璃仪器爆炸事故,一名男生面部、颈部等多处被炸伤。该学生被及时送往深圳大学总医院手术,碎玻璃片也都被逐一取出。


| 做实验突发爆炸,一博士受伤

7日傍晚5点半到6点左右,博士生孙同学(化名)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预期到实验本身存在一定风险,特意选择了专用的耐压瓶,做之前仔细检查,实验过程中也是格外小心谨慎。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

眼看进行到收尾步骤,他准备结束后就去吃饭。可毫无任何征兆,实验玻璃瓶突然爆炸,散碎的玻璃渣飞射,弹片一样扎向西面八方。

孙同学只感到“砰”得一声巨响,整个人瞬间被震得浑身发麻,耳朵也有点嗡嗡的。爆炸产生的威力,甚至把他旁边的展示柜都震碎了。孙同学迅速冷静了下来,摸到脖子在流血,意识到身上应该有不少伤口。这时,身旁的几位同学也迅速赶来,赶紧帮助他简单包扎按压,把他送到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

这时的小孙,已经觉得头晕,站不住了。

血管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形美容科三方共同会诊。探查能够摸着颈动脉还在跳,但是血止不住。经过初步诊治,小孙全身大大小小的伤口加起来有十多处!除了最危险的颈部伤口之外,眼眶周围,下巴、耳朵、手指、肩膀、前胸……都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出血最大的伤口在右侧脖子上,目测有3公分长。最深的伤口在右侧下颌,皮肤直接被炸出了一个“洞”,大约一指节深。

(患者浑身血迹斑斑,眼睑肿胀,面部、颈部、肩部可见多达十几处伤口)

能想象得到爆炸发生时,尽管小孙和仪器还有一段距离,但面向实验台,所以伤口集中在他正面上半身的颈部、面部。经过快速B超探查,几位医生判断,小孙没有伤到颈动脉,或其他重要的血管神经,立即决定由整形美容科宋仁刚主任进行手术。


| 爆炸玻璃“擦”过颈动脉,再深0.2毫米就悬了

可进入手术室,上台打开创面一看,宋主任倒吸一口冷气!

“颈动脉鞘全给干开了!再往下深一点点,都不用多,再深0.2毫米,今天绝对见不着这小伙子了!”

宋主任说得这个“颈动脉鞘”,其实就是包裹着颈部重要血管和神经的一层“保护套”,有点像剑的剑鞘一样。这层“保护套”已经被炸开了,颈动脉血管直接暴露!要知道,颈动脉可是人体最重要的血管之一,假如当时的“玻璃弹片”再深一点点,或者再倾斜一点角度,将直接损伤到小孙的颈动脉,颈动脉一旦被离断,病人会在几分钟之内大出血,导致休克死亡,根本救不回来。

医生一边安抚小孙的情绪,手上一边马不停蹄地开始处理伤口。根据术前B超探查到的大致位置,宋仁刚主任为他清理创面、止血。同时,为了防止一些细小的玻璃碴掺杂、深嵌进创面,宋主任头戴着手术放大镜,仔细清理、缝合,反复检查。

这台紧急手术从晚上9点多一直干到深夜11点多,在4名医护人员精密配合下,孙同学当晚被顺利推出手术室。

目前,小孙正在住院,恢复休养中。回想惊魂一刻,他也表示很后怕,但是又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尤其很感谢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时抢救。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梁轶琳,通讯员杨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