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赫捷院士团队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JNCC)》上发布中国最新癌症数据,2016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06.4万,癌症死亡人数241.4万,其中男性及女性死亡居首位的均是肺癌。
带来一支敢与肿瘤“叫板”的精兵强将
袁女士是一名深圳本地的肺癌患者,5年前因为左侧肺癌去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请赫捷院士实施了肺叶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2017年7月,袁女士在复查时发现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诊断考虑为右肺上叶第二原发癌。
经了解,当时正值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正式运营不久,赫捷院士胸部肿瘤创新团队随之扎根深圳。袁女士心想,在深圳看病,家里人也方便照顾自己,不用两地奔波了。经过全院多学科MDT讨论,拟采用较为复杂的肺段切除术,不仅能彻底地切除病灶、减少创伤,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肺组织。但因操作技术难度大,对手术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赫捷院士团队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3D图像重建技术,精准定位了肿瘤位置。2017年8月15日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胸腔镜右肺上叶尖前段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患者快速康复。直到现在,袁女士依然会按时来医院复查,一点不像做过两次手术的样子。
像袁女士一样,因为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而获益的患者有很多。5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通过学习总院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从无到有,临床业务逐年攀升,至2021年度手术量超1200台次,居深圳前列。
除了常规开展的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和胸壁肿瘤等胸部肿瘤外科微创手术,在局部晚期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胸壁肿瘤切除3D打印重建等)及重大疑难手术(巨大纵隔肿瘤、同期双侧肺癌根治手术、高龄食管癌肺癌根治手术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科室胸部肿瘤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占比超90%,居国际前列,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率先开展食管癌的食管分层吻合技术极大降低了吻合口瘘发生率,70%以上的新辅助治疗有效降低了食管癌术后复发率。
5年磨砺,不断挑战临床技术新高度
自团队立项以来,胸外科开展了华南首例Lungpoint/pro导航赫氏Marker植入定位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CT-3D重建精准定位荧光染色辅助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亚段及联合亚段切除术、世界首例经颈纵隔镜腹腔镜食管癌根治联合“免管免禁”快速康复技术、复杂胸壁肿瘤切除(胸壁重建)、大气道手术等10余项新技术,有效提升了深圳市胸部肿瘤治疗整体水平。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食管癌根治术,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科诊疗综合水平。
此外,科室在肺癌和食管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微创外科治疗、术后全程管理方面已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模式;对于局部晚期胸部肿瘤,联合麻醉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病理、介入、内镜、综合科等组建了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定期多学科诊疗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
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各亚专科优秀骨干
团队依托科室胸外科目前已开放3个病区共108张床位,已满足胸部肿瘤外科配置需求。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6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强大医疗、护理团队,包括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博士后11人,硕士7人,其中多人是留学欧美、日本的专家学者。科室带头人和骨干在国家及省市级专业团体中任主委、副主委、常委、青委会主委秘书长等职务,多人次获广东手术视频比赛第一名和全国前三甲。科室成员多次受邀参加世界肺癌大会、美国胸外科学会年会、欧洲肺癌大会等国际会议,累计在国外学术会议报告10余次,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手术演示和大会发言近百次。
团队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已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胸部肿瘤外科的内镜微创外科、综合诊疗、内镜诊疗及射频消融等各亚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人才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学科综合能力。
科研教学双管齐下,提升学科影响力
通过发挥高平台优势,目前依托科室已布局全国胸外科合作中心21家,为湖北、江西、青海、新疆等地输送医疗人才,培养优秀研修医师27名、科主任骨干5名、护士3名。
牵头举办“泛粤港澳+欧美胸部肿瘤云论坛”27期,累计在线单位百余家总人数10万人。率先成立深圳医学会胸部肿瘤5G国际远程会诊中心,每年度举办1-2届次泛粤港澳大湾区胸外科主任沙龙及胸部肿瘤国际高峰论坛等高影响力的胸部肿瘤全国性学术会议;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办会模式,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优秀胸部肿瘤后备人才。牵头制定深圳市首个《肿瘤外科质量控制指南》和《肿瘤外科手术分级标准》等多个行业标准;参与国家及省市课题10余项,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科研经费累计逾千万元;近三年发表SCI文章50余篇;多渠道分享胸部肿瘤国家队的先进经验。
优化学科管理机制,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团队依托科室坚守“讲政治,讲团结,讲学术,讲正气”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精髓。实行“病人全流程一站式”管理模式,建立胸外科大数据中心,实施数字化管理,保证每例患者都得到规范化的诊治。初步建立了科研病例数据库,构建科研病例管理与随访系统,为后期临床研究的开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团队秉承“防治肿瘤、攻克癌症、患者第一、服务健康”的宗旨,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自引进深圳以来,用最先进可靠的技术、家人般的关怀和服务给华南地区胸部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完成多例深圳广东首例高难度手术,为华南区复杂胸部肿瘤患者解除病痛。依托赫捷院士胸部肿瘤创新团队,胸外科采用“一院一科两区运营模式”,在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卫健委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科从无到有,从零起步,已发展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胸部肿瘤专科。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梁轶琳,通讯员肿瘤深圳医院报道。)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