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
01
失联12年警情牵挂他的心
龙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
郭文哲
“人没找回来,心里总记挂着这个警情,整个晚上都悬着一颗心。”去年年底,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龙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郭文哲接待了一位寻子的母亲蔡女士。接到警情的这一夜,也是郭文哲忧心忡忡的一夜。
去年12月29日上午9时许,蔡女士从茂名赶来深圳,求助深圳警方寻找失联12年的儿子小杨。12年前,小杨外出务工,因工作不如意,觉得无颜回家,渐渐和家人断了联系。不知儿子生死的蔡女士多年以泪洗面,从未停止寻找。听闻儿子可能出现在深圳,蔡女士前来求助。郭文哲研判发现,小杨在深圳无固定住所、无工作单位、无亲属朋友,每天往返龙胜老村和大浪商业中心。
当天上午,郭文哲立即协调路面警力前去寻找,然而找了一天都没发现有效线索。郭文哲很着急。他说,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个事情,晚上也没怎么休息,第二天又接着找。次日9时许,小杨又出现在大浪商业中心附近。郭文哲立刻带着辅警叶涛前去寻找。“这个事情如果交给下一班的值班同事,还要从头梳理,大家有各自的警情要处理,还是我自己来吧。”郭文哲说。
大浪商业中心占地面积和人流量都大,仅凭蔡女士提供的照片,把小杨找出来并不容易。郭文哲把车停在大浪商业中心东门后下了车,两人沿着商场外围找了两圈,大约六七公里。商场附近有很多巡逻警力和街道办工作人员,郭文哲逢人就拿出照片来问:“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个人?”
郭文哲找了两个多小时,仍没看到小杨的身影。“值了一天班,又跑来找人,当时真的很累。”郭文哲说。他在路过大浪商业中心外围的华旺路、华荣路十字交叉路口的岗亭时,看到一名交警正在执勤。郭文哲拿出照片问:“兄弟,你今天在这执勤有没看过这个人?”对方说“没印象”。两人攀谈起来,郭文哲说出找人的来龙去脉。
交警一听缘由,马上回想起来,说:“大浪商业中心有个公共厕所,一些流浪人员喜欢聚集在附近,往前走大概两三百米就能到。”循着交警指的方向,郭文哲果然找到一间公共厕所。原来,郭文哲找人时也见过这间公厕,只是没想到公厕背面还有一块空地。郭文哲找过去,只见小杨穿着灰色旧运动服坐在那,蓬头垢面的,眼里没有光。
“你是小杨吗?”郭文哲问道。小杨愣了一下。郭文哲继续说:“可找到你了,你母亲过来找你,你怎么12年没回家?”面对郭文哲的询问,小杨要么点点头,要么不说话,起初不愿和郭文哲回派出所见母亲。小杨的家人前一天也在大浪商业中心附近找了一天,便在附近旅馆住下。听到儿子被找到的消息,一家人立即赶了过来。蔡女士抓着小杨的手,很激动。
一家人说着当地方言,郭文哲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但能目睹一家人在他的帮助下重新团聚,他打心底为他们高兴。但更多时候,郭文哲是作为线索研判警力,为一线寻人提供支撑。
去年9月30日上午,家住元芬村的小卢和家人吵架后离家出走,并留下一张纸条:“妈,对不起,我太累了,我走了……”龙华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展开寻找,发现小卢当天中午上了阳台山。“这个警情很紧急,小卢的范围也比较固定,就在阳台山里,我们增派警力,‘扫山’就能找到。”郭文哲称,他立刻寻求分局指派机训大队无人机中队、警犬中队60名警力进山协助查找。
同时,郭文哲又协调阳台山管理处、街道应急、深圳公益救援队相关人员支援。作为研判警力,郭文哲则时刻关注小卢动态。“如果小卢下山了,一定要马上通知前线寻人的同事。”郭文哲说。经过一遍遍的“扫山”,各方救援力量终于在阳台山顶无路可进的茂密草丛找到小卢,整个寻人过程历时27小时。
02
为经手查找的失联人员建小台账
南山分局指挥处指挥中心
韩兴发
在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指挥处指挥中心,说话声、电话铃声、对讲机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块电脑屏幕前,民警韩兴发紧盯各类查找失联人员的警情。在指挥中心,韩兴发是同事们公认的“记性好”。“只要经我手查找的失联人员,我会建个小台账。”韩兴发说,这是为归纳总结,防止找回的失联人员再次失联。
“有的小朋友喜欢离家出走,我就记个台账,归纳总结后向领导汇报,组织警力走访、关注动态,再通报学校、社区和家长。”格外关注儿童走失警情的韩兴发说,今年4月30日,他接到一宗儿童失联警情,就是典型的负气离家出走。小女孩和父亲闹别扭,离家后电话不接。经验丰富的韩兴发除向小女孩父亲询问基本信息外,还问了“女孩有哪些玩伴”“经常去玩的地方”和日常习惯等信息。
“这些信息汇聚到一起,我再继续研判,采取侦查办案思维来找小女孩。”韩兴发说,这个研判的过程考验指挥员的研判和指挥调度能力,必须根据研判结果,紧紧盯住失联儿童动向,保证研判结果准确无误后反馈给一线查找人员。后来,小女孩找到了。果然不出韩兴发所料,小女孩离家出走后找了个小伙伴去公园玩。
韩兴发坦言,查找失联人员需要团队协作,他只是寻人背后的“大脑”,更辛苦的是一线寻人警力。去年11月25日晚的一宗寻人警情,韩兴发协调大批警力在塘朗山搜山。当日19时许,55岁的陈先生在塘朗山迷路,趁着手机最后电量向深圳南山警方求助。
当晚是韩兴发值班。作为该迷路警情的“指挥长”,韩兴发汇集研判岗、警情跟踪岗、信息报送岗等众多岗位传达的信息后进行分析,随即指挥调度、协调桃源派出所社区巡防队、塘朗山郊野公园护林队、专业登山救援队、桃源街道应急救援队等多警种、多部门参与搜救。短时间内指挥、协调搜救力量不是个简单的事,迷路人员随时可能变换位置,对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都是考验。“那天晚上单单和在现场指挥的桃源派出所副所长就打了不下20个电话。”韩兴发说。经过5个多小时的搜救,一线、幕后密切配合,陈先生最终被找到了,安然无恙。
每每接到失联警情,韩兴发的神经便紧绷起来。把每一宗警情当作大事,是韩兴发从警13年不变的承诺。“有位前辈和我说过,老百姓一辈子真正打110的机会不太多,而这少数的几次正需要公安机关帮助。一次没做好对自己来说可能是100个警情里的1%,但对老百姓来说就是100%。”韩兴发说。
大学毕业后,韩兴发在山东枣庄的一个派出所任职。山里一位老伯的报警,也给刚入警的他上了一课。因为被人偷了几只羊,老伯报警,并拿出省吃俭用的5元钱买了香烟递给韩兴发。韩兴发予以婉拒。他说:“能感觉出老伯的那种心情特别急切,把希望和依赖全部寄托在警方身上。”羊找回来后,韩兴发在夜里把羊送到老伯家。山路没有灯光,但在韩兴发赶羊的路上,亮着一盏老伯照来的灯。
多年过去,韩兴发对此依然印象深刻。“那一次彻底颠覆了我毕业后要‘破大案,抓毒贩’才有获得感的想法。”韩兴发说,民生小事办好了,成就感不亚于侦破大案要案,“这确确实实让老百姓有了获得感”。
03
将侦查思维运用到寻人警情中
龙岗分局横岗派出所案件办理队
方旭腾
今年4月12日,市民谢女士报警称,她的儿子小聪(化名)电话手表一直打不通,老师也说小聪没来上学。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横岗派出所案件办理队民警方旭腾接警后立即着手研判,发现小聪上午走出横岗地铁站后不知所踪。“我们后来发现六约派出所辖区有个疑似小聪的身影,漫无目的地走着,神情比较失落。周边有河流,我怕有危险,还是想尽快找到他。”方旭腾说。
有了这个疑似身影,方旭腾看到寻人的转机,又立即请求六约派出所协同寻找。事态紧急,方旭腾随后立刻驱车前去现场寻找。沿着小聪的活动地点,方旭腾以此为中心,一圈一圈扩大寻找范围。与此同时,两级合成作战中心相关警力在后台研判为方旭腾提供寻找方向。
小聪漫无目的地走着,也可能藏匿在某处,这导致方旭腾开车在路上“兜圈”。小聪可能进了商场,方旭腾又把车停在路边,步行前往商场各角落一遍遍找。路上遇到保安员,方旭腾又拿出照片,发动群众的力量一起帮忙找。在塘坑地铁站对面的一条马路附近,方旭腾开着车,远远看到一名穿蓝色校服的男孩,提着一个三角形格子的布袋在路上走着。确定对面马路的男孩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小聪后,方旭腾立刻掉头,把车开到小聪一侧。
“找到人的时候心情还是很激动的。”方旭腾说,从接警到成功找到小聪用了3小时。在车上,方旭腾和小聪聊起了天。小聪说,这学期转到新学校,刚到新环境时不适应,情绪低落,当天独自离家后没到校上学,迷路了也不知道怎么回去。
方旭腾说,把侦查办案思维运用到寻人警情中,往往大有帮助。专职负责案件侦查时,方旭腾的思路很活跃。2019年,他接触了一起入室盗窃案,受害人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两条项链被盗。嫌疑人被抓后拒不承认盗窃行为。警方也没在嫌疑人家中搜出赃物,案件侦办陷入僵局。喜欢钻研的方旭腾在查看嫌疑人照片时发现,照片中一只手的旁边放着疑似盗窃而来的灰色笔记本电脑,只露出一个角。
“电脑这个角怎么和受害人的电脑很像?”方旭腾带着这个疑问,循着照片找到嫌疑人在微信的聊天对象。原来,嫌疑人为销赃,拍了这张图片发给买家。通过这一项证据指认,嫌疑人最终承认盗窃行为。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