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坝光某海域,48名警力多路出击,在海岸边迅速拉起了警戒线,5艘执法艇在近岸海域整装待发,大鹏公安与海警、海洋综合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对岸边停泊的船只进行核查,发现“三无”船只,便立即由执法船依法拖离处理。这个时候,总能看到许海健忙碌的身影。
许海健,深圳市公安局大鹏分局海防打私大队三级警长,参加海防打私工作以来,他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走访各涉海职能部门,协助大鹏公安分局与海警部门建立执法协作机制、与海洋综合执法部门建立“三无”船舶联合清理整治机制,推动新区海防打私体系逐步完善。
许海健介绍,从以往涉海案事件的分析得知,作案工具往往离不开船只,而这些船只绝大部分是“三无”船只,依法清理取缔“三无”船只的意义在于净化辖区海域,截断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海上运输链条,有效维护辖区海域治安秩序。
在大鹏新区,类似的联合执法行动已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为了使清理整治行动做到精准、有序,大鹏新区公安、海警、海洋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会分阶段、分区域梳理、摸排、锁定“三无”船舶停泊点,不定时开展执法行动,依法对“三无”船舶进行清缴拖离。
“我们将执法力量分成岸边警戒、人员疏导、海面警戒、无人机观察、海上执法等若干小组,各小组各司其职,快速行动。”许海健介绍,联合执法行动要求精准快速,路面警力不仅要维护现场秩序,还要对可能出现的外围干扰进行政策宣讲、情绪疏导,确保行动顺利开展。
“那些‘三无’船只往往停泊在河涌口,或者比较隐蔽的凹陷区域,很难被发现,平日里,我们会着便衣对海域的各类船舶进行摸排,需要克服各种困难调查取证,日常巡逻时,也会注意观察这些船舶的情况,提前确定‘三无’船舶的位置和作业规律,行动起来才能精准快速。”许海健介绍,每次联合执法行动的成功,都离不开平日巡查、走访的积累。
大鹏新区128公里海岸线,沿海岸线海防(防疫)执勤卡点数十个,大鹏公安分局海防打私大队既要履行公安职能部门职责,又要承担大鹏新区海防打私办统筹、协调、组织、督导职责。许海健和同事每周都要绕着这么长的岸线来回好几趟,逐个执勤点巡查、重点部位检查、逐条重点线段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各有关单位整改。
在日常督导检查期间,如遇到群众对海防打私工作有不解和疑惑,许海健都会耐心解答,积极协助他们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询问最新的政策,做好解释工作。“你们反映的问题我会逐级上报,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许海健耐心周到的工作理念,获得辖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工作是服务群众,所以他们的心声要及时了解,在给上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时,这些都需要综合考量。”
每天,许海健和同事们都在为坚守大鹏海防工作奔走,为守护海防安全倾心尽力。“把体系搭建好,把基础夯实,海防工作才能长治久安,护卫平安。”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