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深圳各大医院、社康发热门诊任务繁重,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一线,全力守护市民百姓健康。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生命通道和窗口,更是面对疫情冲击的第一线,即便有暴露的风险,当病人来了,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也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进行急救,李珊珊就是其中一员。

12月22日下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李珊珊医生正在为儿童患者进行看诊。不为患者及家属所知的是,眼前的这位淡定医生,今天已经完成了5趟的120急救转运工作。

“不论什么情况,救人都是第一位的!”作为科室120急救队列的跟车医生,李珊珊在接到急救中心的出车指令后,需要第一时间跟随救护车赶往救治一线;没有出车任务时,她便需要坚守在急诊室,为前来就医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基本上不太可能准点下班。”李珊珊坦言,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门诊患者也一定程度上增多。以急诊内科为例,以往的接诊量为600人左右,多的时候700人左右,但从上周开始,接诊量已经突破了900人。120急救出车的数量,在12月21日更是达到有史以来最多,一共出车16例。而在以往,一天都可能出不了一趟救护车。

与此同时,科室陆陆续续出现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这让诊室承受着更大的诊疗压力。就在上个周末,李珊珊也出现发烧症状,而就在退烧后,她稍作休息调整,便带着嘶哑的嗓音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与同事们奋战在一线。

实际上,像李珊珊这样的医护人员,占了科室医护人员的一半,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量,科室全体人员一直咬紧牙关,坚守阵地。为了缓解急诊科的看诊救治压力,院方也克服重重困难,抽调了各科室的力量来支援,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在与疾病角逐的跑道上,总有一些人如同夜晚的灯塔,散发出熠熠的光辉,感召着人们走下去,坚持下去。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沈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