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前海开发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改革开放重大举措。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为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更上层楼,擘画了崭新前景。
一年来,深圳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大前海,我们来了!”
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成效显著
九月的前海,一派生机勃勃。
公司在2021年获得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成长组金奖;之后,公司响应前海的“归巢计划”,入驻前海办公。目前,公司累计营业额突破2亿元人民币。

“hpa何设计”是首批完成公司及建筑师两地互认的企业,公司已有5名香港注册建筑师,参与到深圳地铁机场东车辆段上盖整体开发等大湾区项目建设中。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是前海的两大新任务之一。这一年,前海建设多元化征信服务体系,实现深圳380多万家商事主体全覆盖。健全外资和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机制,前海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进入立法程序。建设“前海港澳e站通”,提供“注册易”“办税易”“社保通”等223项服务,实现香港投资者“足不出香港、一站式”办理前海政务事项。
“大前海,我们走出去了!”
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不断突破
改革之举披荆斩棘,开放之势乘风破浪。
2021年,前海集装箱吞吐量1460.7万标箱,同比增长10.7%。同样位于前海的大铲湾港区,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为历史最好成绩,同比增长27.4%。此外,大铲湾港区获批纳入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前海的开放和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综合科科长周岩介绍,深圳海关还将持续优化口岸监管模式,推进“大湾区组合港”拓点增线,推广物流一体化模式,便利深圳东西部港口联动,进一步提升物流便利化水平,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
“大前海,我们圆梦了!”
“三链”融合前海释放扩区“新动能”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越来越多香港企业在这里落地、成长。今年七月,梦工场北区开园,创业空间扩大近3倍,一开园就已引进5个港资孵化机构和21家企业。

前海的创新土壤越来越优沃。“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在前海成立。建设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98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4家。2021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5家前海科技型企业上榜长城战略2021年独角兽榜单、占大湾区独角兽总估值40.7%。

“也就是所说的制造链、创新链和服务链三链融合,今后这个地区随着扩区的实施,跟香港整个西部经济环形带的建设联动,会形成一个国际性的经济发展走廊,实现深港之间产业经济的完全融合性发展。”曲建说。
“大前海,我们看到了!”
先行先试 前海模式不断复制推广
扩区后的前海,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一年来,前海围绕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对外开放做了很多工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咨委秘书长助理窦勇认为,前海发展经验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五区”叠加的政策环境下,前海的成绩正在不断被世人所看到。

2021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1755.67亿元、同比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占全省21.1%、全国3.4%;关区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增长20.3%;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
今年1-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增长17.4%。

主笔 / 唐萍 赵畅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