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日),是“五一”假期的第三天,深圳气温下降,还伴有零星小雨。但在全市各个核酸采样点、疫苗接种点等地,医护人员仍坚守抗疫一线,为市民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市民做核酸、打疫苗,自带空调的移动“采样小屋”、流动疫苗车在全市“多点开花”。不少市民直呼:方便!

核酸采样移动工作站自带空调

采样更舒适 更安全

上午,记者来到宝安区西乡体育中心的核酸检测点看到,医护人员在一个面积约1.5平方米的核酸采样亭里,双手通过外壁的防护手套,进行“无接触式”核酸采样。

采样亭内配有正压防护、空调、紫外线消毒等设备,让工作人员可以在恒温干燥的环境下工作。核酸采样亭底部还有轮子,可随时灵活移动。目前这个采样亭主要负责黄码等重点人群的核酸采样工作,避免医护人员与重点人群接触,降低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

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重要防疫设备,小小的工作站“五脏俱全”,内部配备了多功能空调、医用抗菌墙板、正压送风系统、紫外线消毒系统、户外宣传大屏等多种智能设备,还有双检测口、单检测口、四检测口等多个规格品种供防疫人员选用,最大程度保证防疫工作安全、高效。

“屋内设有空调,特别在夏天,核酸检测工作环境会更舒适,采得久一点也不怕热了。”宝安西乡体育中心的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符女士说,在“采样小屋”里进行核酸采集工作,安全系数更高。

罗湖区翠竹街道翠平社区,这里的“采样小屋”也在运作当中,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几秒钟时间就可完成检测。

据了解,这款“采样小屋”长6米、宽3米,设置2个采集窗口,内部开设通风排气扇,并配备取暖设备,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增加了安全感,医护人员在屋内就可以完成受检人员的咽拭子采样操作。

流动疫苗车进社区

便民接种暖人心

目前,接种新冠疫苗仍然是抗击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这个假期,深圳各个新冠疫苗接种点“不打烊”,全力保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在深圳宝安区时代城门口,停放着一辆绿色大巴车,这是最近新启用的新冠疫苗接种流动车,它可以走街串巷,帮助居民快速便捷接种新冠疫苗。记者在接种现场看到,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当中。
看到社区的宣传提示后,居民陈女士积极响应,趁假期前来接种疫苗。她说,“平时上班比较忙,今天在路上看到疫苗移动车,就顺便打了疫苗,真的很方便。”
目前,辖区正稳步推进居民疫苗接种工作。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不少居民认识到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在“五一”假期,该社区迎来居民疫苗接种的“小高峰”。
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天来接种疫苗的市民越来越多,仅4月30日当天就接种了415针,虽然很累,但是为了防疫安全是值得的。
在罗湖区翠竹街道社康中心,同样迎来片区居民疫苗接种需求的“小高峰”,翠竹街道社康中心多措并举保障疫苗接种工作平稳有序。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翠竹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韩翠平表示,前几天来接种疫苗的主要是老人,假期则多以年轻人接种第三针为主。“五一”期间,医护人员全员在岗,确保新冠疫苗接种以及诊疗工作如常进行。

深圳全力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3亿剂次,中国产的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围内也为老年人接种了数亿剂次。统计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不良反应报告率,比60岁以下人群还略低。

当前,深圳正全力推进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已有不少在深“高龄老人”注射了新冠疫苗。深圳的社康中心也持续提供上门健康监测等一系列服务,帮助老年人打消顾虑,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近日,在罗湖区翠竹街道社康中心新冠疫苗接种点,一位109岁的长者在家人陪伴下,完成第一针新冠疫苗接种,成为深圳罗湖区年纪最大的新冠疫苗接种者。

易普斯心理专家盛达表示,现在还有部分市民对于接种新冠疫苗持观望的态度。在他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人们惯常想法贵的就是好的,免费接种疫苗,可能会让部分人认为它“不够好”。其次,是时间的因素。目前还没有设置接种疫苗的截止日期,可能会导致有人不够重视、拖延接种。最后一个原因是,社交媒体层面的谣言多,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认知精准匹配了相关不实信息,让部分老年人依然对接种疫苗有恐惧甚至是敌意。

他认为,可以在宣传形式上借鉴一些符合老年人认知特点的视频,更通俗易懂地传递疫苗信息,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接种新冠疫苗的好处。

深圳市康宁医院老年精神科认知病区主任王永军表示,要和老年人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建议老年人进行疫苗接种,新冠死亡率会下降10倍以上。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 杨溟晗 唐萍 郭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