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一直是深圳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深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七有”,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新的一年,深圳还将继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深圳在民生事业取得的新成效:九大类民生支出31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七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3.1万个;新增三甲医院7家;建设筹集公共住房9.7万套(间);助力对口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写入新的一年的重点工作当中。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圳将完善“4个体系”,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78所,推进四大高中园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深入开展“双减”工作,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有特色发展。

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深圳,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护人员发展、卫生健康经费保障4个体系。其中特别提出新增三甲医院2家,新增床位1200张;新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20个以上。

在“加快推进住有宜居”方面,报告指出,坚持“房住不炒”,供应居住用地3.65平方公里;完成公共住房投资390亿元,新开工住房面积1500万平方米,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1万套(间)、供应分配5.5万套(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0个。

未来一年,深圳还将新增长者服务中心10个以上;制定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实现普惠性托育机构街道全覆盖;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深圳还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提高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切实维护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报告提出,新的一年,深圳要建设一流的宜居城市,一流的枢纽城市,一流的韧性城市,一流的智慧城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绣花功夫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