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举行开幕大会。深圳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过去一年,政协委员履职情况如何?落地的提案都有着哪些亮点?推进了哪些重点工作?同时,创新性地为群众解决了怎样的烦心事?今年计划将怎么干呢?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深圳市政协提案委专职副主任赵彦博 、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进行分享。

2021年 8700多人次委员参与履职 

提交739件提案 共完成事项5564项

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以来,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面,市政协共举办2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在围绕深圳中心、大局方面,市政协聚焦“打造我市优势产业链,保障重点产业链安全” 、“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新基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展开调研,形成一批高水平协商成果供单位政府决策参考。

在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立法协商方面,市政协将收集的300余条意见建议形成18条立法协商建议提交市委,推动有关部门编制《深圳市民间河长管理办法》,同时就海绵城市建设规定开展立法协商。2022年1月1日,《深圳市政协立法协商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在全国先行示范。

一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市政协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38次。市政协领导走访委员企业74家,挂点服务企业199家,推动解决问题255个。选派121名政协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组建16个民主监督小组。

据统计,市政协委员近500人,过去一年有8700多人次委员参与履职,提交了739件提案、200多份社情民意。81家单位办理立案提案579件,共完成事项5564项,平均每件提案约9.61项。

2021年12月,《深圳市政协委员会关于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工作体系化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成为深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多层、广泛、制度化发展又一创新之举。

去年提案工作有四大亮点

 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过去一年,深圳市政协的提案都有着哪些重点与亮点?深圳市政协提案委专职副主任赵彦博介绍:

一是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办双方紧紧扭住“质量”牛鼻子,着力打造全过程协商的民主形式,提案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深圳市主要领导带头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对提案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去年,市政协提案委选取了35件提案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领衔督办;

三是从提案平台建设来看,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清单式提案工作标准,去年覆盖到区一级政协,一改政协提案重答复、轻落实的沉疴痼疾,推动了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四是委员关注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提出了一批关于疫情防控的意见建议供政府参考,在疫情当前彰显了委员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去年,经审查立案提案579件,交由81家党政群部门办理。这些提案共提出意见建议1909条,经办理当年落实事项5564项,当年推动工作3931项。应该说,提案覆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格局的各个领域,体现了提案覆盖面广的特点,也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对深圳“双区”建设、“双改”示范持续关注的趋势和特点。

赵彦博说,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到提案560件,主要特点是直面深圳发展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为党委政府支招献策,宏观微观兼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在新的一年,以“质量提升年”为主题,我想有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要持续推进清单式提案工作标准落地落实,以规范的体系化制度倒逼提案质量的持续提升开展深入广泛的提案办理协商活动,推动一批高质量的提案办出水平、办出实效。二是积极探索以提案形式开展民主监督的履职工作,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方面贡献委员力量。

有事好商量!

市政协全新打造多个协商平台

过去一年,市政协打造的创新平台,履职有活力见成效,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协就在百姓身边。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过去一年,市政协通过全新打造的“身边事好商量”平台,除了长者食堂开办升级,还包括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社区文体设施紧缺、道路交通拥堵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贯通衔接,共解决民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共计21件,惠及群众超5万人。

坚持人民至上 

委员进社区解决问题、落实问题

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介绍,“身边事好商量”,这个品牌是七届市政协在去年推出的一个新平台,在经过一年的运作,目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比如说,在荔园学校天骄校区的校门口交通问题,通过组织调研协商,以设置红绿灯、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问题,服务了4000多名师生。 再如,在长城社区的长者食堂,形成了长者服务体系,服务了57,000多名长城社区的长者。坚持人民至上,发挥委员进社区的作用,带着相关利益主体一起开展调研协商,最后达成解决问题的成果,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此外,为汇智聚力建言资政。市政协还全新打造了“一起来商量”、“深聊会”等多个打通不同协商渠道的平台。其中,“一起来商量”协商平台,畅通市领导与委员面对面协商渠道;以界别为依托,关注界别事务,深入开展的69场“深聊会”,热点聊、对口聊、网上聊等多种形式灵活协商,短平快出协商成果。

接下来,这些平台要怎么样更好去发挥作用?吴思康认为,如果说去年是试点的话,那么,今年要全面推开,第一,发动全体委员投入到“身边事好商量”平台活动中;第二,发挥市、区两级政协的积极性,发挥市、区政协联动作用;第三,要更好地发挥“身边事好商量”协商平台作用,推动建章立制、规范化、制度化。

更好发挥专委会支撑作用

为了更好打通提案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吴思康表示,作为专委会,接下来,要更好地发挥专委会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帮助委员从选题、调研和撰写三个环节更好地提高质量,提高效能,只有这些方面提得好、提得准、易操作才能更好地落实,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过去的一年,深圳政协人紧扣发展、情系民生、调研督办、建言资政,不断守正创新,干出了新样子,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统筹”,将是今年两会聚焦的议题。特殊之年,如何有特别作为,为超大型城市治理、380万市场主体,还有2000万深圳人创造更大的福祉,期待委员们能够扛起新使命,继续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生动精彩的“作答”。

主笔 / 殷梦

记者 / 黄燎 焦皎 殷梦 杜一凡

责编 / 吕毓斌 聂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