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常规举措充分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圳日前发布了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其中对交通运输及物流业,提出通过加大物流补贴力度、推动出租车行业减负、创新交通运输领域投融资模式等举措,为企业“减负”。

深圳这家物流企业,业务覆盖电子元器件产业的保税仓储以及跨境运输。受疫情影响,公司每天发车总量从300趟次缩减至60趟次,为了保障订单的正常交付,公司将陆路运输转为海运和空运,成本增加了三倍,这也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根据相关政策,深圳将对今年3-6月企业深港陆路运输转海上快线运输的进出口吞吐量增量的新增运费成本进行逐月退坡补贴。

深圳海关也积极出台措施,帮助物流公司提升货物通关便利度。

出租车行业也有着“成本减负”的迫切需求。而此次针对出租车行业的纾困政策,正是从这个方面着手,包括简化疫情期间巡游出租车驾驶员临时补贴考核标准,对落实驾驶员租金减免的巡游出租车企业给予经营权奖励,企业可自行选择经营权延期9个月或新增15%投放车辆。

为了充分挖掘交通领域有效投资潜力,深圳还打出交通运输投融资“组合拳”:鼓励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项目申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并推动设立国家级民航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为项目投资建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