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深圳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冲击。当下,中小微企业遇到了哪些问题?政策措施是否精准有力解决了企业困难?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公众号推出专栏《精准防 稳增长 惠民生·助企纾困调研行》,本期走进疫情下的外向型企业,看深圳如何多措并举助企打通“堵点”。
当前,深圳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深圳作为国内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城市,疫情之下企业生产经营,仍然碰到许多困难和问题,稳增长任务也十分艰巨。
3月25日,深圳“30条”助企纾困措施发布,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坚定信心,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实现“双统筹”“双胜利”作出贡献。
疫情之下外向型企业
原材料进口、产品外销受冲击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来到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探访。
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处于最基础但也最关键的位置,相当于“工业粮食”。从目前车间设备的开启情况来看,企业已基本恢复正常的生产运营状态。
疫情之下,该企业的原材料进口、产品外销遇到多大冲击?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李永涛介绍,他们收到的外贸订单约占总体订单的30%左右,产品主要途经香港运往欧美和日韩。
目前受疫情影响,跨境物流运输效率比以前降了很多,过去产品可能一天时间便可到达香港,如今可能需要3-5天。与此同时,成本也会上升。
除了在跨境运输上遇到“堵点”,该企业的精密元器件在生产过程中也面临困境。李永涛举例说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溶剂,需要有符合运输危险物品资质的人员和车辆进行运送,而在疫情管控举措之下,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车辆较少,这使得产品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深圳助力外向型企业打通堵点
面对困境,企业想方设法解决运输延时的问题。李永涛说,在这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省委、市政府、龙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关政府部门主动找到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渠道。比如说海运信息,包括陆运接驳信息,帮助我们提高效率。”
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顺,缓解企业当下现金流压力,深圳拿出真金白银、切实举措来减轻企业负担。
3月25日,《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发布,其中不乏减征、减免、降低、返还、补贴、奖励等各种与资金有关的助企举措。
此外,该企业所在的龙华区也根据市场主体痛点所在,出台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解难“十条”措施。
“真金白银这方面确实比较多,特别是近期龙华区出台的纾困解难10条措施,比如说跨境物流是有30%的补贴,最高可申请到100万。”李永涛说。
放眼整个电感器件行业,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电感分会秘书长周相国介绍,该行业存在较多小微型企业,受疫情影响,这些企业在厂房租赁和用工方面有较大压力。政府在国有企业的用地方面给予减租支持,同时给予企业每人每月500元的用工补助,这样可以减轻企业成本和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省市相关部门陆续有来到企业走访调研,协助他们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更精准地询问企业所需。
深圳市人大代表宋广军认为,从主导型管理型的政府,到现在变成服务型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困难和具体的民生难题,以精准施政的态度来制定具体举措。这不管是对生产经营还是生活保障来说,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 辛泽铭 张少强
视频剪辑 / 支丙然
视觉设计 / 钟依琳 张钰婕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