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深圳正加紧制订若干措施,为企业送上纾困解难的“政策大礼包”。

在3月22日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表示,针对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物流供给吃紧等因素对企业造成的经营压力,深圳将从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工业制造纾困扶持措施等方面出台系列举措,更大力度助企纾困。

同时,为缓解企业当下现金流的压力,深圳也将拿出真金白银来减轻企业负担:

在降低经营成本上,国企将为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减免租金3到6个月;

在减税降费上,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按照50%的税额减征“六税两费”,在本市权限范围内予以顶格减免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在缓缴社保上,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以申请缓缴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阶段性降低企业生育保险费率;

在获得信贷上,鼓励银行推出抗疫贷、复工贷等系列线上纯信用金融产品,开设因疫情受困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

郭子平透露,深圳还将出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30条措施、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200条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授予的深圳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等。与此同时,深圳还将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全力增强投资后劲,扎实推进重点区域规划建设。

近年来,从事无线麦克风系列产品研发的威麦科技,凭借技术和设计优势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然而受疫情影响,企业今年以来出口订单同比呈现下滑。

威麦科技相关负责人邓海蛟介绍,疫情对制造业带来了普遍的冲击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电子行业受冲击比较大,劳动力不足、需求疲软、贸易萎缩等连锁反应导致制造业生产外贸出口下降、订单减少,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于深圳即将推出的一系列举措,邓海蛟表示,“这对于越来越多恢复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工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工业经济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广大工业企业战疫情和稳生产同步发力,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总体上正常生产经营,展现出工业经济的韧性。工信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从多措并举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成体系高质量服务好企业等方面支持企业更好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

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会长施浩认为,深圳近期将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既全面贯彻了国家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等政策,又结合深圳实际补充提出系列措施,并对减税降费等国家政策,以“真金白银”切实加大惠企幅度。在这一系列举措的加持下,相信深圳会在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工业重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认为,在普惠性、针对性、持续性的政策大礼包“滋润”下,市场主体必将绽放发展新活力。她进一步分析指出,《若干措施》对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有着积极意义,体现了深圳政府一贯支持创新、关心关爱企业的理念,有助于深圳接下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