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深圳公共服务质量,健全以深圳质量指数为牵引的质量提升机制,表彰质量工作考核先进,928日,深圳召开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市政府七届55次常务会议精神,部署了我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有关工作,通报了2021年度深圳质量指数测评情况,解读了推进2022年度深圳质量指数建设相关内容。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理念,把“质量强市”作为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不断强化宏观质量管理,推动全域质量提升,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深圳是第一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第一个获得国务院质量工作督查激励,颁行国内首部宏观质量管理领域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在省对地方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6次获评A级,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多年位于“满意”区间。

2014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质量指数测评,目前已建立起涵盖6大领域及17个行业的质量指数体系,量化测评全市质量发展水平和能力,有力促进各行业各领域质量提升。全市宏观质量指数从2014起持续提升,近5年以2.85%的年均增长持续提升,全市各领域发展质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经济质量分指数94.58率先领跑,同比增长1.87%,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文化质量分指数88.38,同比增长2.68%,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加速覆盖;社会质量分指数91.52,同比增长3.65%,社会民生事业加速补齐短板;生态质量分指数93.53,同比增长1.82%,空气质量、河流水质、绿地覆盖等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管理质量分指数91.91,同比增长2.75%,核心指标多数位列全国重点城市前三位;政府服务质量分指数93.41,同比增长0.96%,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领跑全国,政府效能效率稳步提升。

同时,17个行业子指数有12个处于“优秀水平”,5个处于“良好水平”,16个行业同比提升。其中,增幅前三位分别为民政服务质量、文化服务质量、卫生健康质量指数,同比分别增长5.57%4.73%4.41%。总体上,我市主要产业竞争能力继续增强,社会民生领域质量水平加快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政府服务持续优化。

市质量强市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认为,深圳正在着力创建质量强国标杆城市,这是新时期质量强市战略的主攻方向,也是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应有的使命和担当。要加快出台《建设质量强国标杆城市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方案》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强化质量政策与产业、科技等政策协同、大力实施产业质量提升行动、着力以技术变革引领产品质量提升、统筹推动全市品牌建设、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升级,率先推动质量变革,以“标杆”的标准推动质量强市战略再上新台阶。

李军强调,公共服务质量关乎民生幸福、关乎营商环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之一。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不仅按照市政府的部署,主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好做法,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市各领域开展公共服务质量整改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安全、社保、生态等12个方面的满意度。同时,要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纳入全市质量工作考核体系和质量强国标杆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每年滚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深化应用“深圳质量指数”,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四是要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管理水平,今年再出台70项公共服务领域“深圳标准”,全面推广福田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成功经验,加大服务模式、管理能力等“软短板”的投入,拓展服务场景,及时响应市民的新需求;同时,强化宣传,提升公共服务的用户体验,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还通报了深圳市2021年度质量工作考核情况,并表彰了6个考核优秀单位和6个优秀案例。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 潘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