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蛮生长,自在其中。讲述深圳自然故事的系列纪录片——《野性都市》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影片展示了深圳的生物多样性之美,让我们看到了深圳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之外,还有野性自然、恣意蓬勃的另一面。 9月25日上午,2022年深圳原创之声第一期节目,邀请到纪录片《野性都市》的主创团队,做客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与市民读者分享纪录片镜头背后的故事。

看完纪录片以后,许多深圳人都感到难以置信:自己生活的城市竟然有如此丰富而美丽的生物多样性。《野性都市》制片人郭倩表示,实际上,在中国四个一线城市里,深圳是唯一一个背山面海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在一小时车程内就可以抵达中国最美海岸线的城市。
“其实很多人会问,你们这纪录片拍的镜头是深圳吗?我们告诉他,是深圳啊,深圳就是有这样美丽丰富的一面,其实只需要大家走出去,可能只需要15分钟、20分钟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海岛食堂》大概在离蛇口10分钟到20分钟船程就可以到达的一个海岛,是一个自然保护区,里面住着1000多只猕猴,第二集就通过猕猴的食物链,串联起整个海岛的一个食物网络。”

“在我们深圳,陆生脊椎动物,像鱼啊鸟啊, 包括兽类,现在已经统计到的有585种,其中有15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78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深圳的野。然后无脊椎动物,昆虫这个类群,其实因为缺乏调查,实际数目可能更多,像蝴蝶在深圳至少有200多种;而蛾类,其实是比蝴蝶更大的类群,大概有2000多种。所以整个深圳动物粗略估计,至少在30000万种以上。”
每年冬天,深圳湾就成为候鸟栖息的天堂,《野性都市》里,除了著名的黑脸琵鹭之外,还展示了鸬鹚觅食等精彩壮观的景象,分集导演张睿娇,
“鸬鹚觅食是一种集体歼灭战,一部分先拍海浪,鱼群受惊跳出水面,另外一部分鸬鹚就赶快去抓来吃,你吃饱了就换成我来吃,大家就这样像履带一样滚动前进,几分钟时间,就可以看到鸬鹚大军横扫过深圳湾。这个场景是这几集片子里面,我感觉可以体现深圳‘野’性的地方。”

而在拍摄过程中,受伤的动物,总是能触动主创团队内心柔软的一面,《野性都市》分集导演罗亚琴,
“片子里有个黑尾鸥,腿断了一只,只有一条腿,其实我们拍摄的时候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有的鸟类是受伤的,特别是离城市越近的地方。大家如果去公园的话,你会很容易看到一些鸟,会缠到鱼线,或者被风筝线缠住脚。其实拍摄过程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是很难过的,黑尾鸥只有一只脚,就不说捕食了,它是没办法去梳理羽毛的,它会很难过,但是幸运的是,它还能够生存下来。”
(深圳新闻广播记者叶贞)
版权声明:节目版权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