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最近看了根据残奥冠军苏桦伟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影片讲述了生来因黄疸病导致脑痉挛,无法正常站立行走的苏桦伟,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克服身体障碍,最终成为残奥冠军的温情励志故事。

其实在观影前,小编对《妈妈的神奇小子》并没有抱太多期待,结果却被这部励志公益电影狠狠的感动到了。因此想在不过多剧透的情况下,分享一下自己对影片的整体观感。

首先,影片全员演技在线,特别是饰演主人公苏桦伟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两位演员,他们的表现着实让观众眼前一亮,小编甚至误以为他们两位是真的残疾人。

据悉,饰演青年苏桦伟的梁仲恒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后来加入中英剧团成为了一名舞台剧演员,难怪能将角色诠释得如此到位。

其次,影片在人物感情叠进上处理得很好。

比如影片中弟弟对哥哥和妈妈充满了埋怨,这种情绪在少儿时期甚至是弟弟出生之前的情节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到了青年时期,爸爸住院成为弟弟爆发的导火索。一切的情绪的产生都十分自然合理,让观众感同身受。

影片对青年时期苏桦伟的感情线描写得很细腻,也有不少伏笔。从妈妈跟苏桦伟的聊天、苏桦伟每次看女孩的表情等细节,都能让主人公的感情线自然地过渡到结局。

苏桦伟的比赛场面也很让人心潮澎湃。虽然画面中的比赛背景是后期合成,但影片在音效、背景音乐的使用以及剪辑节奏的把握都很巧妙,让人有种身临其境、在看残奥会直播的感觉。

最后,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含蓄却直击观众心灵。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使用画外音或旁白阐述主题,但观众在看完影片后依然能产生思考。

小编认为,影片中的这两句话用来总结最合适不过。

“刹那的光辉不属于永恒。”

“从前我只觉得你有天赋,后来我才知道,有耐力后来居上的,才叫天赋。”

纵观全片,小编还是给与了好评。影片很好地营造出了角色所出年代的氛围感,数码还原的北京、亚特兰大、悉尼等奥运会场馆也令人有代入感。但故事前期讲述略显仓促,如果能加重着墨苏桦伟出生到幼儿的故事,或许人物之间的关系冲突点能更强烈。